01
父母有品质的家庭
著名作家、教育家斯宾塞说:
是的,世界本就不公平,给予孩子的条件,也会不一而足。 但有一样东西,是每个父母都可以给的,那就是人品。 而这世间所有的关系,无论始于什么,最终都会落在人品上。 父母的人品不同,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迥然不同的人生。 一位网友,分享了关于父母的故事: 爸妈不是什么厉害人物,只是卖牛肉的小贩,但我家的牛肉总比别人家贵一块。 小时候,我对这个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菜市场里其他几个商贩都在牛肉里注水,一斤肉二两水,虽然便宜了一块,但能多挣不少。 我不解的问父亲,为什么咱们不注水。 父亲摸着我的头说,做人要厚道,不能昧良心。再说了,谁也不傻,你昧了良心,丧了人品,以后谁还敢找你啊。 后来,我发现菜市场里的商贩来来去去换了好几拨,但自家生意永远是最好的。 父母虽然都是普通人,不能给我优越的条件,但他们的为人和品行,却永远刻在了我的心里。 托尔斯泰曾说过:“我们终其一生,也许不会积累太多的财产,也没有什么名望,但每一个父母都通过生活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品行。把这些给孩子吧,他们会用新的生命去放大,发出光芒。”
如果你的孩子在外惹是生非,别人指责你孩子时,就会说:“这个孩子真没家教!” 而孩子长大后出问题,一定也是父母种下的根源。孩子成功与否,与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否正确息息相关。 真正能让孩子成材的,是与他为人处世有关系的人品…… 人品的树立来自于榜样的力量,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不能逃避的。“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的端正和完善上。”
02
父母恩爱的家庭
“父母恩爱的体验,就是我今生不可能有的体验,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没有一种恩爱的规格,高过父母的恩爱,没有一种幸福的温度,超越家庭的和睦,父亲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爱他的母亲,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彼此恩爱!
很多家庭有了孩子后,孩子就成了家庭的中心,相对于孩子来说,另一半总是被相对冷落的一方。
实际上,家庭最好的状态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霍思燕和杜江,是娱乐圈恩爱夫妻的典范。
杜江进门时,总是先抱抱妻子,然后才去抱儿子嗯哼。夫妻两人毫无避讳的在嗯哼面前拥抱,展现他们的恩爱。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嗯哼,会把妈妈当小公主宠着、会想着给宠物医生带糖、会主动关心别人,他不缺爱,所以也不吝啬爱。
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父母恩爱。
因为,父母吵架,孩子会左右为难;孩子承受不了来自父母的一次又一次争吵;爱打架争吵的家庭的孩子,会变得敏感脆弱,毫无幸福可言。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提出,幸福的家庭关系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的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形关系。夫妻是人生伴侣,是共命运者。
所有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当你以夫妻关系为第一位时,孩子就自然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家庭和睦,才是给孩子最美好快乐的家庭。父母恩爱、不吵架,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所以,爱你的孩子,从爱你的伴侣开始。
03
懂得尊重的家庭
尊重孩子的前提,是信任。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数种可能,而人生的选择权,属于自己。
父母该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应该是一个提供意见、善提意见的角色,应该是孩子的引路人、启发导师,而不是决策者。
冰心说过:
健康成长中的孩子,除了有爱,更应该有尊重。这种尊重,不是溺爱般地让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是家长式地说了不能做就是不能做。 让孩子在选择中成长、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规划好他们的人生计划,逼着他们去执行。 家长不仅要尊重孩子,更要在为人处世上尊重他人,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能够学会自尊,更学会尊重他人。“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04
学习型的家庭
莫言曾在微博中说: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举起‘反叛大旗’的孩子,必定是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 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 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没有天生的成功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成功的父母亲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结果。 而学习,则是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曾被评为首届中国书香之家、首都最美家庭、全国最美家庭的李岩一家,是因学习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典范。 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的李岩做过采煤工程师,后来辞职到北京,先后从事过IT、传媒等职业,后来辞职创办了“第二书房”。 这一切,跟这个家庭的一个特质分不开。 李岩全家都是“极度爱书之人”,无论去哪里,随身都会带一本书,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养成了随身带书、随时阅读的习惯,成为了北大才女,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 而他的太太刘称莲,在陪伴女儿成长的过程中,也自学成才,成了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
李岩如是说道。“我的人生,我的家庭,都因为读书而改变,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董卿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要想孩子爱学习,父母首先要营造一个有学习氛围的家庭。 在闲暇时间,父母能够放下手机,关上电脑电视,拿起书本,拿起报纸,多阅读,或者学习一门技能。 从李岩的家庭来看,正是因为家长的自我提升,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女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在这样充满学习氛围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学习就会成为孩子的习惯,而不是一种被强制性执行的一种负担。“要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05
懂得情绪管理的家庭
调查显示,90%的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情绪:
怎么样才可以和孩子更好地沟通?
- 太忙没时间陪孩子怎么办?
- 孩子考试成绩下滑了怎么办……
06
好好说话的家庭
有人说:“教育好不好,看父母的说话方式,就知道。”
的确,俗话说:“字如其人”。同样,父母说话的方式,也可以体现父母的态度和性格。
父母嗓门太大,动不动就骂人,不仅影响夫妻关系,还会吓到孩子;而好好说话的家长,则能和睦相处,让孩子活在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中。
家人间相处,要懂分寸、有礼貌。温和的语言,是家庭中不可缺少的。对待孩子,更要言语温和、友好有礼貌。
某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好:
他是一个十分注意引导孩子的父亲,同时又十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愿。
他对每个孩子的未来,都有周到的考虑和安排,却不强求他们一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办。
家庭是放松与休息的场所,不要把在社会中的委屈和不满发泄到家人身上,给家人摆脸色。与家人相处,说话要让人舒心,凡事别只会讽刺挖苦。
而懂得好好说话的家庭,往往生活得特别幸福,夫妻同心,孩子才能在最友善的环境里成长。
07
有规矩的家庭
无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都说,教育孩子,管的太多、太少,都不好!
因为,父母对孩子放纵的爱,会让孩子失去底线;而给孩子太过严格的爱,则会让孩子失去自我。
那怎么办呢?给孩子定规矩。
立家规,首先是责任使然,家长有这个意识纠正孩子的坏习惯,孩子有这个意识让家庭因为好习惯而变得更好。 家规不单单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家庭的每个成员,父母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做出榜样,从小立好的家规,对孩子来说,这些规矩就会成为习惯,而不是束缚。 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复印机。父母的一举一动,会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家庭的环境,会最终反映在孩子未来漫长的人生路中。 培育优秀的孩子,光从孩子身上下功夫是不够的。 父母改变观念,做孩子的榜样,乐于同孩子一起成长,给孩子提供好的家庭环境,才是培养优秀孩子的灵丹妙药。“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活泼;没有规矩的自由叫做放肆;不放肆叫做规矩,不活泼叫做呆板。”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高考状元的家庭教育基本都有这3个特征,你家占了几个?
曾国藩:积钱不如教子,好的家庭教育才是留给孩子的贵重资产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父母说话语气决定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家庭教育: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知多少?
艾瑞咨询研究报告:《儿童成长与家庭教育现状》
“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影响——政策态度分析研究报告
来自经典古诗词的八个成语,资深语文老师整理,家庭教育用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