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心理压力家长知多少?

华东师范大学日前举办“与孩子共成长——走向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论坛。在活动现场,多位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替孩子们说出了不当的家庭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苦恼和心理压力,并与在场的家长多维度探讨当下家庭教育的新路径。

“总有家长向我抱怨,每次忍不住骂孩子,都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实在令人不满,那我就会问他:为什么你对老板有不满的时候却能忍住不骂老板?”“如果你每天一回家,太太就发出‘灵魂三问’——升职了吗?加薪了吗?老板奖励你了吗?这个家估计你一天都待不下去,所以现在你能理解孩子回家面对你‘关心’的心情了吗?”……

在高考、中考以及中小学期末考试即将到来的考试季,华东师范大学日前举办“与孩子共成长——走向新时代的家庭教育”论坛。在活动现场,多位教育学、心理学专家替孩子们说出了不当的家庭教育给他们带来的苦恼和心理压力,并与在场的家长多维度探讨当下家庭教育的新路径。

为什么很多孩子感觉压力大?因为家长太“强”了!

为什么在一些家庭,亲子关系日趋紧张,甚至一些家长和孩子之间都无法好好说话,动辄“剑拔弩张”?

在上海体育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贺岭峰看来,很多父母看似为孩子好的言行其实都在伤害亲子关系。比如,有的家长为了一道解不出的数学题,或是一次成绩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就可以和孩子“反目成仇”。在一些家庭,孩子还没进入叛逆期,父母就开始“叛逆”了,比如扬言要和孩子“绝交”。情绪一上来,几句狠话一说,亲子关系就搞砸了。

贺岭峰特别提到一点:在一个家庭中,孩子越小,父母发挥的作用越大;孩子越大,父母发挥的作用越小。也正因此,父母爱孩子,越早越好,等孩子大了,父母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就失去了爱孩子、影响孩子的通道。”贺岭峰说。

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有什么秘诀吗?在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给家长们支招:要学会适度示弱。要知道,很多孩子之所以感觉自己“过得不好”“压力大”,就是因为家长太“强”了。确实,父母能力较强,可以为孩子当好榜样、起到示范作用,但父母不能强势压制孩子。刘良华建议,尤其是当孩子处于青春期时,家长和孩子谈话,若感到自己怒火上升、就快要跟孩子吵架时,不妨先“离场”。也许,此时说一句“我去上厕所,等一会儿跟你聊”,孩子也能自然知道到,父母已经在示弱了,也会学习父母把控情绪的方式,适时往后“退一步”。

两个“迫不得已”叠加,孩子怎么受得了?!

以家校关系作为观察点,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周彬也有一则发现:当孩子“茁壮成长”时,家长见了老师就亲如兄弟;而一旦孩子有点状况,家长跟老师之间的关系,转眼又变成“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教育我们的孩子时,家长常说自己是迫不得已,学校老师也说自己是迫不得已——可这两个‘迫不得已’加在孩子身上,他们又怎么受得了?!”在周彬看来,虽然如今的家长文化程度较高,但仍有一些知识盲区。比如,孩子感到痛苦时该如何帮助他们释放情绪、缓解压力;当孩子遭遇各种青春期烦恼时,家长应该如何有效引导。

“可以说,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孩子都缺少必要的指导。但另一方面,围绕具体学科的学习,家长往往又会和学校抢着指导、忙着做决策,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动不动就指责学校。”周彬进一步剖析说,在家校共育这个过程中,某些方面的教育极度缺失,某些方面的教育又重重交叠,这就造成了不少学生一边感到茫然,一边又不堪重负。

“家校‘共育’,并不是为了让孩子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夹缝中。”周彬说,家校共育,最理想的状态是各就各位。对学校和老师来说,除了上好课,还要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善的情感基础、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丰富的校园生活。而作为家长,就该努力尽好做家长的责任,不过多干涉孩子的学习。

以做作业为例,贺凌峰说,作业最重要的作用是反馈,因为没有反馈的作业毫无价值,接收反馈是学校、老师承担的重要职责,而不是孩子在做作业、家长坐在旁边不停地反馈——一会儿指出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一会儿指责孩子字写得不好。家长不妨淡定地看待孩子作业中的错误,把错误作为孩子发展的机会。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认为,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必须超越简单的经验传递,走向有爱、有温度、科学化。他同时表示,未来,华东师范大学将进一步整合专业资源,探索走向科学的家庭教育;同时持续通过微专业、在线课程、培训指导、学术论坛等多种方式辐射家庭教育,推动全社会合力育人。

作者: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受访方提供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