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牛顿苹果神话——苹果没有砸在牛顿头上!

青年牛顿没有说到苹果,但是说到了炮弹运动。大学时期的牛顿给自己做了一个笔记本,前后285页,我草草估算可能有5万个英语词,翻译成中文大概4.5字吧。上面记录着他思考的亚里士多德学说。

找到了青年牛顿思考炮弹运动的原始材料,这是破除苹果神话的决定性的证据

(一)大炮与苹果证据

先列出牛顿的几条材料,然后重点分析大炮和苹果证据。

1.少年时代的牛顿看过一部书《自然与艺术的奥秘》,里面提到了各种有趣的东西,从天上到地上,从日晷到流水,小孩子应该很喜欢。书中有很多样式的水车和烟花,配有插图。牛顿在他的小笔记本上分出2400个名词,其中有“军械师”“枪伤”。这个细节说明,少年时代的牛顿求知欲非常旺盛。事实上很大部分少年人都是这样的,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新奇东西。跟枪炮有关的两个名词,以及烟花,对少年牛顿并没有任何特殊意义。我们只能说,他被很多东西吸引。

2.牛顿18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读书,他的问题笔记提到了炮弹运动但是没有提到苹果

3.牛顿最重要的两部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没有提到苹果落到他头上这件事。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苹果,二是砸到他头上。

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一版提到了好几处炮弹运动,第二版删除了一些,删了多少不清楚,但是《定义5》保留了炮弹运动。牛顿力学第一定律第一个词就是炮弹

5.牛顿的《论宇宙体系》也说到炮弹运动。

6.苹果故事不是牛顿记录的,而是外人记录的,并且时间是在牛顿84岁那年,第二年牛顿就去世了,享年85岁。

这是网络上根据想象创作的苹果图,它误导了我们对科学革命的真相的追问和追查,

(二)青年牛顿思考炮弹运动

前面第二条说过,青年牛顿没有说到苹果,但是说到了炮弹运动。大学时期的牛顿给自己做了一个笔记本,前后285页,我草草估算可能有5万个英语词,翻译成中文大概4.5字吧。上面记录着他思考的亚里士多德学说。牛顿把他的思考分成45个主题,可惜我没有能力研究牛顿这个问题笔记,这里暂时援用牛顿的传记作者詹姆斯·格雷克介绍的三大类:

第一物质、关于原子

量、位置

时间与永恒

当然还有“流动性、稳定性、湿度、干度”“热与冷、磁力吸引、色彩、声音、记忆”等问题,总之五花八门非常多。

在第三类之下,牛顿重点研究了运动问题,提到了笛卡儿的涡旋说,画出了他设想的永动机的草图,出现了“重力”这个词语,提到了“重力射线”这个猜想,然后思考了炮弹运动问题(后面有牛顿笔记截图):

为什么炮弹在离开炮膛相当一段时间之后仍然上升

我特别重视这个问题,一是牛顿问出了为什么,二是这个问题不是他第一个独立思考的,而是起源于1328年的牛津计算者,比牛顿早三百多年,三是牛顿的答案隐藏了他对“力”和“重力”的重视。

牛顿在思考这个炮弹运动、剧烈运动持续的成因的时候,他先写下了这句话:剧烈运动持续的成因,要么是空气,要么是预支的运动力,要么是被推动物体本身的重力。然后牛顿又把两处文字,“的成因”“预支的运动”,用笔画掉了。这就意味着,牛顿认为可能是三种东西在推动炮弹飞行,要么是空气,要么是预支的力,要么是重力。

牛顿画掉第一处文字“的成因”,意味着他从“为什么”转向“怎么样”。这个转变非常重要,因为我听廖玮教授说过,物理学家研究怎么样,哲学家才研究为什么。关于这一点,尤其这个说法的对和错,我们将在以后分析。

牛顿画掉第二处文字,把“预支的运动力”变成“力”,这意味着他把运动和力两个概念明确地分开了。这个变化的意义在于,大学时期的牛顿用他自己的独立思考,重新回到了亚里士多德的立场,运动、速度、力是三个不同的概念。“运动力”这个说法等于是开始牛顿还没有独立区分运动和力,但是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的问题,然后改正过来了

两张草图是牛顿在思考空气的作用。如果是空气在推动炮弹飞行,那么炮弹头部的空气要多于炮弹尾部的空气。这个多和少让牛顿想到,“与其说助力,不如说阻碍”。牛顿的意思是,空气是阻碍作用,而不是推动作用

否定了空气的推动作用,那就只剩下“预支的力”和“重力”两种。这个变化的意义在于,青年时代牛顿已经意识到,是力推动炮弹持续飞行,而不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以太”。

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这个力又是从哪里来的?他用三段论逻辑推理的办法认为是那个神秘的第一推动者,也就是神。

1350年代的法国巴黎大学的炮弹冲力学家认为,上帝在创世瞬间,把冲力注入给天球,天界没有阻力,所以天球和天体就持续运动起来。天球相当于宇宙外壳,天体就是太阳、行星、月亮等等。他们的贡献就在于,在上帝和运动之间,插入了炮弹冲力这个新事物。是上帝之手借着冲力推动宇宙万物运动。关键就在于,冲力impetus这个关键词是从炮弹中来的,这个关键词又被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牛顿等传承。

伽利略思考炮弹加速度和炮弹抛物线的时候,只是说炮弹自身的往下落的这个属性和火药推动力一起,推动炮弹作抛物线运动,没有明确“重力”这个概念。开普勒在思考天空运动的时候,想到了磁力线、引力线这些概念,也思考了地上的炮弹运动,但是没有用力来统一天上地下的所有运动问题。

他们的工作为牛顿用万有引力来统一天上地下的运动作了知识准备。牛顿的伟大之处也在这里,用数学化的可计算可测量的力,为宇宙万物的千变万化规定了秩序

牛顿这个问题笔记现在收藏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大家可以上它的官网查看这个笔记,可以看到牛顿的字体,笔迹有飘逸清扬感。

这里要特别感谢朱嘉明老师主持的数字资产研究院的九零后知识青年袁洪哲。他不仅在2021年为我们提供了英语单词projectile的炮弹原始初义的证据来源,前天又提供了牛顿这个问题笔记的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官网的牛顿笔记扫描原件的来源,使我们可以看到青年牛顿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始材料,确保我们不会偏离历史真相。

这是青年牛顿问题笔记第199页扫描件。第一处红线文字是空气air,第二处红线单词projectile是炮弹。注意右上两张插图,它表示炮弹前头的空气要多于炮弹尾部的空气。这张图是袁洪哲提供剑桥大学图书馆网址cudl.lib.cam.ac.uk/view我才找到的。

这是格雷克《牛顿传》欧瑜中译本,青年牛顿笔记研究炮弹运动的页面。与上面牛顿手稿原始图样是吻合的。

(三)苹果故事是外人的记录的,不是牛顿本人记录的

1.我们国家的涂传诒院士82岁公众号长篇文章,《火药导致牛顿革命的说法,不是历史事实》第3大条第4小条,列出了牛顿苹果的来源(下面两段):

“苹果”的故事是真实的,证据是这样的。牛顿的老朋友威廉斯图克 (William Stuke) (1687-1765)在他的回忆录中为此给出了可信的信息。他在回忆录中有如下记录。在1726  4月15日,斯图克利拜访牛顿。“晚饭后,天气暖和,我们走进花园喝茶,在一些苹果树的树荫下,只有他和我自己。在谈话中,他告诉我,他的处境和以前一样。万有引力的概念进入了他的脑海,这是一颗苹果掉下来引起的的,当时他正处于沉思的心情中”。这个证据,明确给出了谈话发生的时间1726  4月15日晚饭后,人员威廉·斯图克利和牛顿,地点花园苹果树的树荫下,内容苹果掉下来引起万有引力概念进入牛顿的脑海,这包括了作为证据所需要的的全部法律要件。斯图克利回忆录中给出的这一信息应该是可信的。科瓦雷在p19的注释4中说,有一个常被历代历史学家视为传说的著名故事说,牛顿的引力思想是苹果落地引发的,这种说法似乎是完全真实的。

我们相信威廉斯图克记载的牛顿84岁时对他说的关于苹果的故事。然而,牛顿当时是回忆他40年之前的思想过程。我们知道,长期记忆是会失真的,记忆需要佐证。然而思想历程的记忆无法佐证。让我们尊重和相信牛顿84岁时对威廉说的话

这是涂传诒院士的文章提供的苹果故事来源的英语记录和中文翻译。

这里完整引用涂传诒院士的话,目的是不夹带私货,真实表现原貌。

涂传诒院士说,牛顿的回忆包含了时间、人员、地点、内容这四个法律要件,这个说法恰恰是首先要被法律质疑的东西因为本人陈述以及与本人直接厉害关系的人的陈述,是不能作为有效证据的,法庭也不会采信,除非有录音录像、公证文书等直接证据支持

2.牛顿传记作者詹姆斯·格雷克说,牛顿至少告诉过四个人苹果的故事

首先我们要注意传记作者这句话:“牛顿的笔记从来都没有提到过苹果。”

其次我们来看看那四个人。

第一位是上面涂传诒院士说起的威廉·斯图克利,又译斯塔克里,他是牛顿的第一位传记作者。他说苹果故事牛顿84岁回忆的。问题就在这里,怎么证明是牛顿说的呢?有没有可能是这个人假托是牛顿说的?

他完全有动机假托牛顿之名编造这个故事,因为那个时候很多人已经知道牛顿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哲学家(现在叫科学家)。借着牛顿的名气,他也有可能青史留名。事实上也做到了这一点,现在谁不知道牛顿的苹果呢?

第二位是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巴顿,她把这个故事说给了从法国来的伏尔泰,伏尔泰通过他的个人影响力说给了全世界。

第三位是这位外甥女的丈夫,名字叫约翰·康杜特,他回忆说,牛顿在花园沉思,想到重力的力量把苹果从树上带到地上……

第四位是英国皇家学会副主席的回忆,他的名字叫马丁·福克斯。

结论,苹果故事是个神话,炮弹运动才是牛顿的万有引力的第一个来源。这个问题是欧洲连续研究了350年的成果。亚里士多德的运动、速度、力提供了知识源泉,中国发明的火药枪炮提供了经验事实,加上欧洲几百年持续努力,终于产生了“经验观察+实验测量+数学计算”这个标准的科学研究方法。

为什么要说这件事情呢?

一是因为科学必需避免自相矛盾,如果遇到自相矛盾,那就必须找到原因。这是求真的基本要求。

二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事业是从欧美接受过来的。要想摆脱接受,走上独立原创道路,尤其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那就必须搞清楚一件事情,科学革命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这就是“求真”。要求真,那就必须揭穿那些伪说和假象,免得对“天才灵感”顶礼膜拜,免得继续空搞“天才少年班”,免得像丘成桐那样全中国寻找“数学少年”。

作者:changzheng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