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上海静安区2024中考录取分数线,各高中分数线一览

上海静安区2024中考录取分数线
招生学校 最低分 末位录取考生成绩
语数外 数学 语文 综合测试
上海市格致中学 742 408.5 131 134 139
上海市大同中学 724.5 394 121 131 137
上海市向明中学 738.5 404 128 129 139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698.5 376 123 124 128
上海市光明中学 699 373 105 129 135
上海市敬业中学 716.5 388.5 120 128 136
上海市第二中学 724 402.5 136 124 133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 747 417 135 135 137
上海市上海中学 760 424.5 143 140 140
上海市位育中学 743.5 410 132 134 139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徐汇分校 744 410 133 132 139
上海市南洋中学 713 386 121 131 134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718.5 388.5 120 126 134
上海市延安中学 734.5 402.5 127 134 139
上海市复旦中学 693 384.5 129 120 120
上海市市西中学 741.5 412 132 136 137
上海市育才中学 721 395 123 132 128
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 723 405.5 136 128 133
上海市市北中学 734.5 402.5 123 138 140
上海市回民中学 678 374 109 130 130
上海市第六十中学 697.5 364 123 114 133
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 696.5 384 121 128 126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731.5 400.5 135 131 141
上海市曹杨第二中学 739.5 406.5 128 134 140
上海市宜川中学 721 387 121 127 140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普陀校区) 741.5 417 135 136 134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749.5 405.5 134 128 141
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730 404 129 130 137
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 715.5 387 125 128 133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 729.5 398.5 127 133 134
上海市控江中学 742.5 403.5 126 135 143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748 420 139 136 134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753.5 423.5 138 136 137
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719 389.5 120 131 137
上海市七宝中学 747 414.5 135 133 138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 740.5 415.5 133 137 132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723.5 402 130 129 13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闵行分校 744.5 410.5 135 128 139
上海市闵行中学 724.5 395 124 130 136
上海市行知中学 734 406.5 129 136 140
上海大学附属中学 720 392 126 129 138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宝山分校 718 387 131 117 138
上海市吴淞中学 719 387.5 120 139 139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宝山校区) 739 403.5 127 136 140
上海市嘉定区第一中学 714.5 388.5 116 128 131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嘉定分校 756.5 420.5 134 142 139
上海中学东校 730 406.5 135 133 137
上海市建平中学 747 412.5 143 131 140
上海市进才中学 734 413.5 139 132 131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753.5 413.5 137 132 144
上海南汇中学 677 375 113 127 112.5
上海市浦东复旦附中分校 746 414 135 138 137
上海市洋泾中学 713 398.5 122 132 124
上海市高桥中学 702 390.5 122 131 122
上海市川沙中学 712 390 123 129 130
上海市金山中学 721.5 392 127 128 139
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671 372 116 123 111
上海市松江二中 736.5 399 119 137 140
上海市松江一中 710 388 117 132 127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 722.5 393 117 129 137
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719 401 121 136 125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青浦分校 749 416 144 132 142
上海市朱家角中学 692.5 375.5 107 124 126
上海市奉贤中学 742.5 410 135 132 140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临港奉贤分校 736 410 141 124 135
上海市崇明中学 714 385 118 128 137
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高级中学 715.5 396.5 131 128 134
备注: 1.录取最低分中均含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满分为50 分)。 2.“名额分配到区”和“名额分配到校”投档末位同分时,按下列规则排序录取: 第 1 位序,经公示享受同分优待的学生优先。 第 2 位序,比较综合素质评价成绩,高者优先。 第 3 位序,比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合计成绩,高者优先。 第 4 位序,比较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第 5 位序,比较语文成绩,高者优先。 第 6 位序,比较学业考试综合测试(含物理、化学、跨学科案例分析、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成绩,高者优先。

上海市格致中学

上海市格致中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其前身格致书院成立于1874年,由英国驻沪领事麦华陀倡始,晚清重臣李鸿章促成。格致书院并非传统书院,而是近代中国最早中西合办、系统传播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书院时期,格致书院以其科学仪器陈列、科学展览、科学演讲和科学普及活动,成为晚清上海的科学活动中心。 图片 1915年至1942年,格致书院更名为格致公学,英国人希廉、裴来先后任校长。这一时期,学校师生经历了中国政局变幻、抗日战争爆发等时艰,学校教育体系也从租界教育向民国教育体系演变。1942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公共租界,学校寄办于育才中学,教育环境备受摧残。 1945年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教育局成立,格致中学迁回原址,教学逐步恢复。1949年上海解放,学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格致中学继承“爱国、科学”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精神,形成了“全面发展、理科见长”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硬件设施方面,格致中学黄浦校区地处上海市中心,拥有完善的教育功能区和丰富的运动场馆。奉贤校区则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在师资力量上也表现突出,拥有多名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教育质量在全市名列前茅。

上海市大同中学

上海市大同中学的建校背景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北京清华学堂的教师胡敦复等人因不满清华学堂的办学方式,来沪筹办学校。1912年,立达学社同仁在上海创办大同学院,以“研究学术,明体达用”为宗旨。1916年,大同学院开始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1922年,大同学院改称大同大学,并增设多个学科。 图片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大同大学和附中迁至租界继续办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被取消建制,附中改为上海市私立大同中学。1956年,私立大同中学改为公办,恢复“大同”校名。1978年,学校恢复上海市大同中学校名,并以“办学有特点、教学有特色、学生有特长”为目标,倡导“勤奋、朴实、活泼、进取”的校风。 上海市大同中学在硬件设施上拥有400米标准运动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剧场等。师资力量方面,学校拥有多名特级教师和高级教师。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美、英、德等国家的知名学校结成友好学校,是市教委首批批准的可接受外国留学生资格的单位。 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表现优异,校足球队多次获得上海市和全国冠军,学生在数学、物理、文学等学科竞赛中也屡获佳绩。教师团队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多次获得市级和国家级荣誉。

上海市向明中学

上海市向明中学的办学思想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坚持全面发展,发挥个性特长,培养创造才能,造就四有人才”。90年代后期,学校进一步提出“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本,让每个学生在创造实践中成长”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和国际化素养的创造性人才的目标。 图片 向明中学的前身是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和震旦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1952年,两校合并为公立的上海市向明中学。改革开放后,学校迅速恢复教学秩序,再次入选市重点中学。1993年,学校开始招生“初中英才教育实验班”和“高中创造教育理科班”,并持续至今。 2005年,向明中学被首批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并成立国际部,招收外籍学生。2009年,学校在闵行区浦江镇设立浦江校区,采用“一校两部、互补联动”的管理模式,面向全市招收寄宿制学生。 向明中学注重教育质量,培养出多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和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获得者。学校还开设第二外语——法语,并与美、法、日、澳等国和港澳台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关系,进行交流访问。学校荣誉众多,包括全国绿色学校、全国德育先进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等。个人荣誉方面,学校培养出多位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和全国宋庆龄基金获得者。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