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选调(2025)
面向2025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分两批开展选调工作,共计划选调1,640名。 第一批,面向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7所高校毕业生实施定向选调。 第二批,面向部分高校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实施定向选调;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实施常规选调。 ■ 第二批选调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 部分高校的相关专业: 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外交学院:政治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 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 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内蒙古大学:生物学 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 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机械工程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 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福州大学:化学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南大学:生物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 湘潭大学:数学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 暨南大学:药学 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 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 海南大学:作物学 广西大学:土木工程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 西南大学:教育学、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 贵州大学:植物保护 西藏大学:生态学 西北大学:考古学、地质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青海大学:生态学 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力学 南方科技大学:数学 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海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 空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河南省选调(2025)
定向国内部分高校选调应届优秀毕业生,选调范围为:国内部分高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不含选调高校招生分数低于本校统一录取分数线的其他校区或分校、独立学院、网络学院等,以及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定向培养和非全脱产学习的毕业生)。 共计划选调451名,其中,省直选调生91名,省辖市市直选调生360名。 此外,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选调范围为:2025年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定向培养、在职培养、委托培养和非全脱产学习的除外)。境外高校考生须为硕士以上毕业生,且本科阶段在国内高校就读。 共计划选调1,198人,其中,普通类选调生1,092人,法检专项选调生106人。 ■ 定向选调高校名单: 省外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共中央党校。 省内高校 河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以上8所高校考生仅报考省辖市市直岗位)。陕西省选调(2025)
定向选调分为专项选调和基层选调两类。应届毕业研究生须以与最高学历相对应的学位及所学专业报考。 专项选调【主要为省、市两级机关】: 49所招录高校符合条件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以上16所院校符合条件要求的硕士研究生。 基层选调【主要为县(市、区)级机关和乡镇(街道)】: 以49所招录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博士研究生志愿到县(市、区)工作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后,选派到县(市、区)党政机关工作。 ■ 面向全国49所高校2024年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优秀应届毕业生高校名单: 北京片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财经大学、中央政法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上海片区: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 西安片区: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 来源:风华教育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