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说创造一个“面向20年之后的教育”,那你认为20年之后到底什么样一个情况? A “二十年以后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是父母们要花时间去思考的。其实应该讲阿里有今天是因为我20年以前的判断,按照这条路径的判断,现在讲未来的世界,我刚才讲到将有两个大的趋势,第一可以肯定的是,技术革命对目前所有绝大部分的教育体系、颠覆性的改变,以工业时代为主的教育体系一定发生变化 。那时候我记得我小时候邮递送信的邮件是铁饭碗,火车上卖票的时候铁饭碗,今天都变了,那时候觉得修鞋子、补衣服都是绝活,今天谁还修鞋子?!那么请问如果这个潮头已经往那边去了,今天很多的工作可能20年后都不存在,20年以后什么东西存在呢?你如果判断不清,你只要让孩子“20年以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在70亿人中你一定是前10%的”,这是你可以做得到。所以,假设父母能够明确判断固然最好,假设你不能判断,你给他一身本事“去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别人会沮丧,你不会沮丧,别人会埋怨,你不埋怨,你只是改变自己”,我们要给的是孩子这些东西。第二,我们国家20年以后,教育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今天可以去思考“20年以后,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跟他共同探讨。一定是要有梦想,但是你不要担心孩子今天想当飞行员、明天又想当什么换掉……这很正常,换理想比没有理想要好很多。所以我也不能说你家孩子未来20年怎么样,但我可以告诉你,世界20年以后一定跟今天不一样,你今天要为他做好准备。
Q2云谷怎么来实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一贯政策?我不想被“实验”了三年,然后又进了“剧场”。 A 第一,我们今天要找的不是700户家长,我们找的是700个铁了心的家长。这肯定不是说马云说的或者学校说的都是对的,而是我们共同来完善,不是指责,不是埋怨。办学校是我们从来没做过这事,所以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往前。早年阿里员工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说一个人在黑暗之中走很孤独,但是一批人手拉着手走,是可以走很长走很远的。我想贯彻这种理念——幼儿园让孩子种下文化的种子,对音乐和体育的热爱,他就会懂得想象,会懂得节奏感,对运动他是真正的热爱运动,而不是因为别人要他运动而运动。小学就是树立做人的价值观,我们不能光看中国的故事,还要看欧洲的故事、美国的故事结合起来,今天我们的孩子就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到了初中,就让孩子要有纪律感,高中就对人生有畅想,这是我们的设计。我们在考虑这个学校的时候,我说过我依然相信20年以后或者15年以后的中国的大学,要的是云谷的学生,而不是制造工厂流水线上的学生。人生的态度,生活的态度,乐观好奇心,面对挫折面对挑战的处理方式方法,会让他们受益匪浅。我不想在云谷再办一个大学,因为这不是我们要的东西,我们希望给中国的教育打下真正的基础教育的基础,真正让每个孩子在高中之前已经有明确的人生态度、价值体系,这个比什么都重要。早年阿里员工不是各项都最杰出的,但是我们的生活态度,我们的团队精神,我们的文化,使得阿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的人加入。今天也一样。我相信很多大学未来会接受我们这套以人为本、真正把孩子当成长的人去看的教育。
Q3都说中国最缺教育的是家长,我觉得如果家长在一定的认识上面提高,那么我们的孩子、老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我在想马老师有没有创立一个家长教育学校或机构的想法? A 您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老师辛苦是应该的,家长辛苦也是应该的,乱辛苦是不应该的,不辛苦是不应该的。家长们要去学习怎么做好家长,我们都要学习,因为我们都没当过爹、当过妈。要成立一个家长学校比较难,但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思。首先,我们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群,家长都在交流,这就是学习。
第二,家长也是跟你带孩子去学音乐的时候,是否你在边上也可以一起学?孩子是需要榜样的。
Q4我也有一个困惑,怎么样让小孩子既有一个快乐童年,又能学好某样东西,比如学音乐。我并不是希望他成绩特别好,但是兴趣培养还是要付出的时间的,这要怎么样去平衡? A 你们知道我的字写的像甲骨文一样难看,我小时候写毛笔每天晚上必须写二三十张,写的我火气很大,但是正因为这些训练导致我今天对中国书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我小时候经常去看演出,经常去听那些评书曲艺,现在我对艺术的热爱,就是那时候埋下的种子。如果你发现他对钢琴没兴趣了,你要思考,方法有没有问题?如果没兴趣了,你是一定要逼,还是可能就把这事儿拗断掉?我自己觉得家长跟我们很多人一样,你不要给孩子过度浇水,还经常拔起出来看看它长得多大。
Q4如果看待通才型学生和专才型的教育?云谷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培养方向? A 我自己喜欢“通才中的专才”,他基本是全通的,只是有一个比较热爱的兴趣钻下去。我最怕的是“钻得很深,边上没得”,这个时代过去了。我是“很杂很杂的通”,然后有些地方我比较强一点。但是假设就“一个地方很通、边上不通”,你迟早会倒下的。所以我是很欣赏有创造力的孩子,因为创造力、艺术感一定是从“边上”吸收的营养,他的兴趣广泛不要害怕,就怕他说“我没兴趣”,你就麻烦大了。
所以我们看待每一个孩子他一定有自己兴趣的地方,只是你没发现,他没发现,或者发现以后挖掘不够。
Q510年内中国有望赶上甚至超越西方,以后该如何选择学校? A 我并不觉得这应该成为我们的“目标”,它应该成为我们的“结果”。我们总有地方超越,总有地方不如人家,我们干嘛一定要去超越?我真想不明白,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享受自己的人生和幸福,给别人带去幸福,至于你比我好,我是欣赏;你比我不好,我可以帮助一下或者大家交流一下。我自己觉得我们国家会慢慢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好起来”,会一步步起来的,我们需要是“好起来”。Q6你对k12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有什么期待和想法? A 我刚才已经讲到我对教育的看法,中国未来的进一步的发展就在于教育的改革。我们的文化前两天我在云南讲,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并不认同。世界的必须是民族,就会有希望,我们必须接受全世界的优秀的东西,必须学习世界上目前的东西,必须让我们孩子“吃了主菜,还有一点配菜”。兴趣小组是因为他有兴趣,不是你有兴趣,兴趣小组我认为我们是一定要有的,但是不要强迫孩子,会爱的、热爱的人是不累的。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你希望要做出成功,你就付出代价,但是我们尊重所有不付出代价的人,他有他自己的人生选择,你干嘛一定要让他跟你一样呢?我们倡导努力奋斗,有的人说“我倡导就不想努力奋斗”,没关系,大家一定要让他跟你一样吗?所以我自己觉得不要轻易指责,不要轻易埋怨,你只讲自己的观点。父母在孩子面前也一样,不要天天逼着他,亲他们一下,“尊幼爱老”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