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在2025中国留学论坛上发布了《2025出国留学蓝皮书》,不仅呈现了全球留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还深入剖析了我国留学领域的发展现状与显著变化。
此次排名,基于28个热门留学国家的一手数据,首次推出「留学国别环境指数」,涵盖质量与就业、安全与成本、信任与合作三个维度,下设25个二级指标,对全球主要留学目的地进行了多角度综合评估。
一、热门留学地
一个国家的留学环境综合排名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政治稳定性、社会治安状况、教育质量、签证政策、文化包容性等。
排名靠前的国家往往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本次留学环境评价综合排名TOP10包括:
01 英国
稳坐头把交椅。英国凭借顶尖名校的学术声誉、完善的签证与就业政策、丰富的奖学金项目以及庞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学子。
数据显示:2022/23学年中国在英留学生人数达158,335人次,较上一学年增长4.4%。
02 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与南洋理工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分列第8和第15位,课程设置紧凑且注重实践,契合中国学生"高性价比"需求。
此外,英语主导的国际化环境、低犯罪率及与中国无时差的优势,使其成为亚洲留学的首选。
03 加拿大
在北美洲主要留学国家中表现突出,在全球排名中仅次于新加坡和英国。
加拿大的主要优势包括其世界知名的学术声誉、较高的国际学生比例、相对友好的签证政策、完善的法律保护机制、对女性安全的重视以及学历互认和审查机制的健全等,这些因素构成了吸引国际学生的重要条件。
04 美国
美国首次跌出前三,排名第四。美国的排名下滑则与地缘政治紧张、STEM学科限制及安全预警频发直接相关。
2022/23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较2019年下降约9%,其中本科生人数减少显著,而研究生人数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不过美国在质量与就业维度中排名第一,这也表明美国在就业发展方面实力依旧强劲。
05 德国
06 瑞士
07 澳大利亚
08 丹麦
09 荷兰
10. 日本
二、专业选择
蓝皮书指出,中国留学生的专业选择日益与国内新兴产业需求深度绑定。其中,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成为热门方向,60%的归国留学人员投身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这一趋势受两大因素推动:
01 全球技术竞争加剧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人才缺口持续扩大。
2022/23学年,中国在美留学生中62.5%选择STEM专业,较2015年增长近20个百分点。
02 政策与市场协同作用
国内对高端技术人才的扶持政策,叠加企业对国际化背景的需求,促使学生将职业规划前置。
例如,新加坡通过“技能创前程”计划,为留学生提供大量产学研结合的实习机会;
德国因宽松的工签政策与低廉的学费,吸引中国学生转向其机械工程与可再生能源专业。
三、回国就业
随着国内产业升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已成主流。北京地区60%的归国留学人员从事人工智能、医药健康等新兴产业,80%的创业者集中于新质生产力领域。
这一现象与蓝皮书揭示的专业选择趋势高度吻合。就业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偏好也推动留学服务升级。例如,多国高校在招生阶段即提供职业规划咨询,并与中国企业合作搭建校招平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通过校企合作,使中国留学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2%以上。
蓝皮书中说,“轻留学”逐渐受青睐。数据显示,2024年参与短期项目的学生中,85%将其视为长期留学的“试金石”,30%通过项目获得实习或就业机会。此类"轻留学"模式尤其受本科生与职场新人青睐。
此外,蓝皮书还显示了一些其他重要信息:
· 2023 年留学回国人员中女性多于男性;
· 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虽然是主要留学国家,但来自这三个国家的留学回国人员占比逐渐下降;
· 硕士是留学回国人员的主力军;
· 在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中,从亚洲学校获得学位的占比进一步增加至 53.07%,从北美洲学校获得学位的占比则下降到 16.3%。
·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吸引力显著提升,伊朗、越南、厄瓜多尔等新兴国家通过宽松的签证政策与特色学科吸引了众多留学生。例如,伊朗德黑兰大学因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研究资源,近年中国学生申请量增长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