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1
教学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练习加、减法的计算。 二、计算练习 1、口算 (1)用小黑板出示练习十四第9题。先指名学生说出口算过各和得数,再指名学生直接口算得数。 (2)小结:口算加、减法,一般从高位算起,要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在前一位上增加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在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合起来再减。 2、笔算 (1)做练习十四第10题第一小题,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地做在课本上。 (2)提问:加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减法用竖式是怎样算的?加、减法的笔算有什么相同的地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做练习十四第10题其余两小题 (4)做练习十四第11题。做完后提问:用整千数去减,退位后个位上用几减的?十位上百位上呢?所以,减数笔差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有规律?为什么差和减数个位上相加是10,十位、百位上相加是9? (5)谁能说一说这个规律说说1000减后面几个数各得多少?谁能说说十位、百位上各用几去减的? (6)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第13。 三、应用题练习 做练习十四第14、15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2题。小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计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进行一次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今天要去世博会参观了。(出示课件)你能从图片中得到哪些信息? 生1: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 生2: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 生3:四1班有36人,一2班有38人。 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 生5:六1班有39人,六2班有43人。 生6:二1班有39人,一2班有44人。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以下这两个问题。 (1)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2)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 看到这两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说算式,师板书35+34=39+44=)。 2师明确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大家看这两个算式,你能口算吗?新独立思考做一做,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把你的想法说给组内同学听。 (一)研究加法 师:请研究完的小组汇报吧。35+34=这道题,你怎么想的? 生1:我们先算35+30=65,再算65+4=69。 生2:我们先算34+30=64,再算64+5=69。 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在算式上标出学生的思考过程。 师:39+44=这道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把44拆成40和4,39+40=79,再算79+4=83。 生2:也可以把39拆成30和9,44+30=74,再算74+9=83。 生3:39看作比40少1,40+44=84,再从84里减一,得83。 生4:30+40=70,9+4=13,70+13=83。 师:有谁能总结一下刚才的一些同学的算法吗? 生1: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个位数,两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 生2:可以把它们中的整十数相加,个位数相加,再把两次的和相加。 (二)研究减法 出示教材第11页主视图 师:你能提出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生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钱?65-54=? 生2;世博专线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钱?65-48=? 师:加法我们会口算了,那么减法又该怎么口算呢?先小组讨论一下。 生1:65-50=15,15-4=11,65-54=11。 生2:65-50=15,15+2=17,65-48=17。 师:比较一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1:都是先算65-50=15,但65-48是把多减的2加回来,二65-54是把少减的4减掉。 师:加法和减法口算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要先想办法拆成整十数,再口算。 三、巩固练习 课本12页。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到了什么方法?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