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中考名额分配落地!重点名额惠及全市每所初中!

2020年起,上海小升初统一实行民办超额摇号的政策,不再有挑生源的学校。因此每一所初中,原则上,都将享有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

3月16日上海出台了有关中招录取的有关措施与办法。朋友圈,家长群里,很多家长疾呼:

“中考又出新政策了?中考又改革了?怎么中考老在改革?”

其实大家过虑了。这不是新政策,这只是2018年开始的新中考政策的一部份,是延续,是细则补充。

在带着大家看今天发布的这个政策前,我们先来对2018年开始启程的,波澜壮阔的新中考改革的大框架,进行一个快速回顾与梳理。因为今天发布的所有政策细节,都是在整个新中考的大框架里进行的。

回顾一:上海新中考改革的三方面措施

2018年3月22日,上海教委官微发布了新中考的一系列改革实施意见,新中考正式开始。

在这个实施意见里,最重要的新中考改革措施是三条。

这三条,我们可以简约记为:

1.中考计分科目增加,总分从630分变为750分。

经过三年洗礼,每个初中家长对此条,都烂熟于心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同样地,6-8年级的学生每期末都在填写综评表格,对此也耳熟能详

3.招生录取办法有改动。从原来的五种改为三种。其中最大的变动是推行了: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大家对此最为陌生,也疑惑最大。

因为对这块,当时只给了框架,但没给出详细的解释与具体的操作方法。而今天出台的政策就是针对招生录取方式的细化

回顾二:新中考的招生录取办法
2018年,对新中考的招生录取办法,有一个大的框架。首先看官方的图示。

再看官方发布的表格:

当时看完这个表格与图示,大家对自主招生与统一招生录取(大家俗称裸考)这两块,没有任何的疑问。但是对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特别是分配到校的名额,充满了疑惑:
1.“名额分配,70%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
哪些是不挑生源的初中?
从2020开始摇号,民办不再挑生源,有没有资格去获得分配到校的名额?
2.“名额分配,70%到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
按什么规则分配?
我家孩子的学校,到底可以分几个名额,来自哪些高中?
接下来,不谈自招和裸考(比例未定等官宣),只针对名额分配,一一给出解答。
名额分配,谁有资格?

名额分配,有名额分配到与名额分配到两块。

分配到:16区每所初中都能争取;

分配到:只分给不挑生源的初中。

2018与2019年,一些民办初中当时挑选了生源,因此就没有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

也就是,选择生源的民办初中2022届和2023届应届毕业生(目前在读7年级与8年级),不能参加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

2020年起,上海小升初统一实行民办超额摇号的政策,不再有挑生源的学校。因此每一所初中,原则上,都将享有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

也就是:今年在读6年级及以后的初中生,无论公办民办,原则上,未来中考都能享受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

总结一下:

1.每所初中的每个学生,都可以争取名额分配到区的资格。

2.选择生源的民办初中2022届和2023届应届毕业生(目前在读的7年级与8年级,不能参加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不享有名额分配到校的资格(这一条在2018年中考改革大方案公布时就已经说过了)

3.从2024届应届初中毕业生(目前在读六年级)开始,原则上都可参加当年度的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

 
所有高中名额,如何分配?

名额分配综评,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俗称的“市重点高中”)划分为两大类,大框架如下:

一、委属市重点高中:主要指上中,华二,交附,复附,这4所学校是委属学校,不属于任何区,是市里直接管理。

二、区属市重点高中:这一块与大家习惯性认知略有不同。它包含:位于各区的四校分校,以及各区市重点学校。(后面的文章,我们会列出各区的区属市重点)

我们一个个板块看过去:
 
委属市重点:四校

委属市重点:主要指上中,华二,交附,复附。

正是吃瓜群众最关心的:四校。

四校名额分配比例,已经确定:65%!

分配的办法是:

名额分配到区:80%(实质上是,65%里的80%)

名额分配到校:20%(实质上是,65%里的20%)

看下面官方示意图。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亲手来算算。四校每所学校每年招生人数,通常在300-400人区间。为了好统计,方便计算,我们简单假设为每校招生400人,名额分配计划测算如下。

总结一下:

 

1.四个委属市重点高中,名额分配的比例确定是65%。

2.按各区考生占全市考生的比例,四校的名额分配计划分配到各区。各区再分别按名额到区(占四校在该区名额分配计划的80%,详见上图),与名额到校(占四校在该区名额分配计划的20%,详见上图)进行分配。

但是不管怎样,四校招生人数还是太有限,而上海的初中却很多。塔尖风景固然美妙,只是极少数人,才可以攀登得到。

我们把目光投向第二类学校:各区属市重点(四校分校也在此列)

区属市重点,如何分配?
区属市重点:学校多,招生规模大,这才是大家最可能触碰,并收入囊中的好学校。
除了四校外,大家关心的四校分校,以及各区的市重点,都在这个行列。
首先,区属市重点会给出多少占比的名额分配计划?
我们看一下官方的这张图。
和四校确定65%的占比不同,区属市重点给出一个名额分配的占比区间(具体比例等当年公布):50%-65%
 
再分为两块。一块分配到区,一块分配到校。
分配到区:30%(90-95%分配给外区,5-10%分配给本区)
分配到校:70%

为了直观感受,我们来动手亲自算一算。名额分配在50%-65%区间,我们假设它为60%,具体每年公布。模型测算为以下:

我们着重来看分配到校的这一块。
 
政策强调了一个词:全覆盖。

保证各区每所市重点高中,各分配至少一个名额,到区内每所初中。

 

比如:如果本区有4个市重点,每个市重点高中,到校名额超出区内不挑生源的初中数量,则需要给本区每所初中,至少分配1个:

余下的名额,按各初中报名中考的学生数占全区的考生总数比例,来进行分配。

以前大家担心,有的初中人数多,而有的初中人少,怕分配不合理。而按比例进行分配,则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到校名额小于区内不挑生源的初中数量,则“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挑生源的初中”。(小编个人理解为:摇号/抽签形式)

总结一下:

1.区属市重点,包含各区市重点+四校在本区的分校

2.分配到区的名额也不少,这块考生都要关注。

   分配到校的名额非常多,这块一定要努力争取!

3.区属市重点,分配到本区每所初中的名额,保证至少1个。

大家牢牢记住一句话:区属市重点分配到校,实现“全覆盖”

不管初中学校规模,一定能获得本区每个区属市重点,至少一个名额的机会。如果本区有4个区属市重点,到校名额均超过不挑生源初中数,那么就可获得至少4个区属市重点名额到校的计划。

4.总体上,可以说,全上海每个区,任何一个初中,原则上都将有:委属四校名额的可能+本区每所区属重点(至少1个)的名额,这对一些普通初中来说,拿到的录取名额,含金量突突上升了一个level。

继续引入,新的问题:

各初中都拿到了名额,在学校内部,每个孩子该怎么争取呢?
虽然名额分配,是阳光普照,但学生要想获取这些名额,要想被最终录取,靠的就是:真实力。

如何录取呢?看一下这张图表。

一共是800分(不含政策加分)。750分,是中考计分科目。50分,是高中学校基于综评档案,进行综合考查的成绩。(这里我们暂不考虑政策加分)

先根据中考成绩,按1:2比例入围。如果招生60人,则让120人入围高中综合考查,得出综合考查的分数。

中考记分科目的成绩+综合考查成绩,得出学生的总成绩。按名额分配到区或名额分配到校,进行相应排序,相应录取。

总结一下:

1.名额分配的录取分数,总分是800分,包含中考计分的750分,以及高中综合考查的50分。政策加分这里暂且不谈。

2.先中考,根据中考分数按1:2入围高中综合考查。

3.把中考计分科目的分数+高中综合考查分数相加,得出最终分数。

4.到区名额,在区里排序录取。到校名额,在校内排序录取。

名校或家门口学校?
中考是最牛的指挥棒之一。当新中考录取的方式变了,家长们的升学规划必然发生改变。
回看新中考的三项措施:
1.中考计分科目的考试形式丰富了,总分从630分变为750分(中考计分科目的变化从2021年就开始了)
解析:初中计分科目中设置了:理化试验操作,英语听说考试等等,学生需全方位学习,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2.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解析: 未来每个初中毕业生,都将有一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包罗万象,是4年学习的缩影,是自招和名额分配的重要参考。
3. 招生录取办法有改动。出台了最硬核的改革措施:
市重点名额分配到校,实现“全覆盖”、
覆盖区内每所不挑生源的初中!
所以在新中考政策出来后,才有了这样一句:
小升初千里迢迢,去名校做分母,何不就近上学?

有家长在微博上说了这样一句:

曾向望高不可攀的一流民办初中,
转回头,才发现家门口的公办,机会多多。
转回头,才明白原来不焦虑,家门口也有好学校上!
想必,这个政策出来后,为不断降温的民办学校热,再次浇下一盆冷水。家门口的公办,则被加了一把火,腾腾热了起来。
当市重点的大部份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当阳光普照后,又何必花大代价,争取那几个顶尖初中?
当然,这样会让某些人想钻空子。学在民办,考在公办。这个政策有很多措施把这个BUG堵上。
政策规定,不在毕业学校读满3年的学生,是没有名额分配到校机会的。
那么在家门口学校的朋友们,就一定能躺赢吗?
错!
千变万变,努力学习从来没有变。在相对薄弱校,拼名额容易,但获取了名额,并不保证录取,因此,初中学校和学生都要努力,才能美梦成真!
因为名额分配综评录取,是有最低控分线的。
达不到控分线,哪怕你是校排第一,拿到了到校名额,最后也不能被录取。
新中考的背景下,你不用费尽心思,千里迢迢择校。就在家门口,你的未来也是机会无限,光明一片。
就在家门口,也能挺进四校八大。
你不用再择校,但你必须更努力。
机会均衡分给了每个学校每个人,
抓不抓得住,就看你努力不努力。
 
你努力的方向,不只是闷头刷题。
而要能力与综合素质一起上。
这,就是新中考新政的核心!
也是我们家庭在教育与升学规划方面的方向!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