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总分怎么构成?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为什么要分等级?

比如考生A考思想政治,考生B考化学,都考了80分。考生A在所有思想政治考生中排名第100,考生B在所有化学考生中排名第1000。简单地把他们各科成绩加到高考成绩上,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Q1: 8在省市改革方案中,全国高校统考录取的考生(文化)总分是怎么构成的?

考生总分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和考生选择的三科成绩(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年级考试,下同)组成,满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为高考统考三科,每科满分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分。

在高中水平考试选考中,考生在物理和历史两个优选科目中选择的一科满分为100分,原成绩计入考生总分;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重选科目中选出的两门科目中,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折算后的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俗称“3 1 2”模式。

Q2:为什么物理和历史会按照原来的分数计入考生的总分?

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会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相同的物理(或历史)试卷,具有相同的考试组和可比分数,可以使用原分数计入考生总成绩。

Q3: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为什么要分等级?

相同优先科目的考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高考科目要求,选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不同选修科目。由于重选科目中不同科目难度的差异,以及报考相应科目的考生群体的不同,所选科目的原始成绩不具有可比性。

比如考生A考思想政治,考生B考化学,都考了80分。考生A在所有思想政治考生中排名第100,考生B在所有化学考生中排名第1000。简单地把他们各科成绩加到高考成绩上,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数按照一定的规则转换为年级分数(转换后,考生所选科目的分数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所选科目的原始分数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