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弃疾经典词作赏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

辛弃疾经典词作赏析:《青玉案·元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笔下的24条神仙诗句
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鹧鸪天 东阳道中》:将婉约与豪放融为一炉
后世也就将辛弃疾树为南宋豪放派代表,多有赞誉。 实际上,辛弃疾若婉约起来,也是没谁了,跟柳永他们论个长短,亦不输阵。如千古名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为见证。

作文素材——辛弃疾其人其事其诗词
辛弃疾曾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形容南朝宋武帝刘裕,而这又何尝不是青年辛弃疾的写照呢? 勇敢、能承担,是一个男子汉必备的品质。在勇敢这方面,辛弃疾就没认输过。

用典狂魔辛弃疾,词里为何不写岳飞?
辛弃疾跟岳飞的时代,离得太近了。岳飞逝世那年,辛弃疾两岁。 ——哪位会问:岳飞比辛弃疾大三十七岁,古代,这都差了两辈人了嘛!

少年不懂辛弃疾,读懂已不再少年!
小时候不喜欢读辛老的词,典故太多,思虑太重,读他的词,壮志难酬这四个字时刻梗在读者心上,教人难受。其实那是因为年纪小,不懂人世的无奈,自然也读不懂他那饱含血泪的词作。

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一生!
回顾辛弃疾一生,不免令人长吁短叹。空怀报国志,却报国无门。为我们留下了或豪放或婉约的词句,后世尊为“词中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