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亚子:中国近现代“诗坛圣手”的狂狷与可爱

柳亚子身上具体很浓的古代名士之气,他性格耿直率真,豪放不羁,为人不拘小节,脾气急燥,容易激动发火。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从政不易与人相处,亦难以成事。

柳亚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可数的著名诗人之一,在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力。孙中山、宋庆龄、蒋介石、毛泽东等都与其有旧,一生多有交集。

不过,柳亚子先生一生的功业并不在政治上,主要集中在诗词文学上,并由此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柳亚子,1887年出生于江苏吴江黎里镇,本名慰高,号亚子,后以号行于世,人称“亚子先生”。因出生书香门第,家学渊博,少年时代受其母教育,喜读古诗。12岁就背完《杜甫全集》。16岁时,柳亚子已读遍自家书房的藏书。

他的家乡江苏吴江,在明末就是抗清基地,人才辈出,非常讲究民族正气,这让他熏陶了强烈的反清革命意识。

  • 诗人柳亚子先生

1904年,17岁的柳亚子去上海,不久成为蔡元培、章太炎弟子,开始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后经其师蔡元培介绍,加入光复会,成为国民党早期成员。

22岁那年,柳亚子和陈去病等人发起成立倾向民主革命文学的社团——南社,经多年营造,后来竟发展成了1000多人的著名社团组织。社团会员多为具有反满色彩的民主人士及早期同盟会成员。后来在民国史上显赫一时的人物如黄兴、宋教仁、陈其美、李根源、包天笑、成舍我、邵飘萍等人都曾列名南社会员。由此,柳亚子一生的人脉、事业根基得以建立。

柳亚子身上具体很浓的古代名士之气,他性格耿直率真,豪放不羁,为人不拘小节,脾气急燥,容易激动发火。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从政不易与人相处,亦难以成事。

但是,柳亚子先生一生自视较高,加之爱国爱民的思想浓烈,总对当局的政策多有不满,对时局忧心忡忡,所以参政从政的情结还是蛮浓厚的,哪怕是做一位“监察监督员”也不辞其劳。

  • 柳亚子先生的书法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建立,南社成员吕志伊、景耀月、马君武等人纷纷入阁当了政府几个部的次长。无人邀请柳亚子入阁,于是他觉得不高兴了。这时南社友人雷铁厓拉柳亚子到临时大总统府去做孙中山的秘书。

当时由于政府框架才刚刚搭建起来,一切都是草创,很多地方都来不及弄正现。柳亚子拿着一张盖有红印的白布条,就满腔热忱地去走马上任了。可是到南京后,柳亚子在秘书任上既没有什么政务可办,也没有什么重要文书需要他起草,只是一边天天吃他不甚喜欢的西餐,一边同在北伐军中当参谋的叶楚伧喝酒作诗。

如此过了几天,加之见不到日理万机的孙大总统,柳亚子的诗人脾气就上来了,连个报告也不打,愤闷之下就直接不辞而别走人,回上海去办起了他得心应手的报刊《天铎报》。

当时的中国,除了南京草创的国民政府,北京还有一个以袁世凯为首领的北京政府。一南一北,政见不同,主义不同,矛盾极多,形似杂草。由于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南京政府,没有得到任何列强的承认,财政库房的帐面上比脸还干净,一共不到600个大洋,自然拿不出任何筹砝与北京袁政府对抗,只好议和,以期南北统一建立完整的国民政府。

柳亚子知道后,根本不考虑现实,对南北政府当时正在进行的议和极为反对。他每日在自己主笔的上海《天铎报》开骂,与在《民主报》、《大共和报》主张议和的南社社友邵力子等人在报纸上笔战。对于民国政府优待清室、孙中山让位袁世凯,柳亚子是一律反对,认为南京临时政府取消之日,就是“中华民国亡国之日”,并预言袁世凯“他日易总统为皇帝,倒共和而为专制,一反手间耳”。关于这一点,后来历史的发展不幸为柳亚子所言中。这点也是柳亚子自恃有政治远见和政治才能的自信资本。

不过,柳亚子一生确实有过人的眼光,能紧紧跟上这个时代的历史车轮。即使偶尔慢了一拍半拍,他也很很快省悟,急怕追上来。只是他身上的魏晋名士习气不易与人相处并办成实事。

  • 柳亚子先生的书法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柳亚子以中国同盟会员身份为国民党员,当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委。于是柳亚子又躬身入局,参与起了“党国大事”。

不久,国民党右派刺杀了廖仲恺。柳亚子对这种倒行逆施给予了严辞痛斥。他发表《告国民党同志书》,揭露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本质,同时在广州参加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时,以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的身份当面责问蒋介石:“(你)到底是总理的信徒,还是总理的叛徒?”

由于柳亚子等人真理在手,蒋介石默然不作声。柳亚子在会场痛哭以示抗议,未等结束,中途退会,就返回黎里,表示与蒋介石分道扬镳。

这些事件极多,总之,柳亚子没有真正一次在国民政府干长。他的耿狷个性决定了其作个“顾问参谋”或可,要躬身入局而为则决计不成。

1949年2月,他应毛主席的电邀,由香港启程进入解放区,准备参加即将建国的新政冶协商筹备会汶。3月25日,毛泽东主席抵达北平。当天下午,毛泽东在西苑机场与柳亚子、郭沫若等各界代表及民主人士亲切会面。当晚,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举行宴会,柳亚子应邀出席。席间,毛泽东与大家频频举杯,谈笑风生,柳亚子亦是春风满怀,感慨良多,当夜就写了三首七律诗。

但是,没过三天,不知哪儿的事又惹得他心情不好了,于是名士狂狷之气一上来,就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首“发牢骚”的诗歌:表过了自己的“退隐”之意,计划回老家去,北京不呆了。这就是有名的《感事呈毛主席》。

《感事呈毛主席》柳亚子

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

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

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

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

毛泽东收到柳亚子的诗后,对柳亚子诗中的言外之意很是重视。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这位老诗友的倔脾气又上来了,要退隐是假,有牢骚才是真,看来还得好好和他谈谈,以便更好地发挥他的积极性啊!”

1949年4月29日,日里万机的毛泽东主席不顾手头上工作繁忙,以诗词唱和的形式给柳亚子和了一首情真意切、哲理深远的绝唱: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 毛泽东主席写与柳亚子先生的和诗信函

诗歌中,毛泽东首先深情回忆了他们之间三次相会:“饮茶粤海”“索句渝州”和“还旧国”。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和毛泽东本人,始终没有忘记柳亚子等民主人士过去同情共产党人,为反蒋统一战线效力的革命功劳。

紧接着出于诗友和诤友间的爱护之情,毛泽东委婉含蓄地批评了柳亚子的牢骚情绪,真诚地挽留他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说亚子先生,你莫要发牢骚嘛,有什么照顾不周、怠慢之处都好商协,眼光放长远些就好了。

然后在诗中结尾时再以老友调侃的口吻慰抚柳亚子先生:颐和园的昆明湖湖水浅是浅了点,不过观赏鱼儿,总比先生家乡的富春江好嘛。

主席真是此中高手啊!短短八句诗,叙旧,批评,劝慰,展望,方方面面都表达到了。即解决了其牢骚,又在批评抚慰下给了老友以期待与光明。《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读来如望霁月,如沐春风。

柳亚子柳亚子见到毛泽东的诗后,很受感动。他欣然接受了毛泽东的规劝,立即又写了一首《次韵奉和毛主席惠诗》:

离骚屈子幽兰怨,风度元戎海水量。

倘遗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吴江。

1949年5月1日,毛泽东主席又携女儿李讷等人专程到颐和园拜访柳亚子先生,同乘画舫,比肩爬山,促膝相谈。5月5日,是孙中山就职非常大总统纪念日,毛泽东偕柳亚子到香山谒孙中山衣冠冢并合影留念,随后接柳亚子到家中共进午餐,作陪的有朱德总司令和秘书田家英。大家谈诗论政,极为高兴。散席的时候,柳亚子拿出随身带去的《羿楼纪念册》,还请毛泽东和朱德为之题词。

这以后,柳亚子先生再也没有发过大的牢骚,怡然安心在北京住了下来,一直到去世,再也没“闹”看要归隐回江苏老家去了。其耽介可爱的一面让人不禁婉尔。

但名士就是名士,这个气质是改变不了的。

建国初期一次政协会议期间,郭沫若和柳亚子先生聊起了诗歌。郭老将柳亚子先生比作屈原,本意不过是要讨好一下他,岂知柳亚子狂态大发,当场作诗回应:

亚子先生今屈原,鼎堂此论我衔冤。

匡时自具回天手,忍作怀沙抱石看。

柳亚子那意思就是说:屈原的诗还能同我比一比,但是却没有我这样的政治才略。

柳亚子一生自始至终都不愿被别人看做是单纯的诗人。他甚至曾在建国前的1947年底自负地说:“老实讲,我是中国第一流政治家,毛先生也不见得比我高明多少,何况其他。”

然而,事实证明,柳亚子终究只是一个关心政治的诗人,一位有深厚爱国思想的近现代诗人,一位紧紧跟上了时代的爱国民主人士。

终其一生,柳亚子先生留给后人的形象只是诗人,没有其它,尽管他一生有很多故事可说。(完)

——作者江南之春2020年8月16日于宜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