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的?为何会与李白断交?

744年李白被踢出长安,手握巨额遣散费的他一路捡了两人,科举落第的小迷弟杜甫,与40多岁一事无成的高适。三个没学历、没功名、没工作的倒霉蛋凑在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704年高适于渤海县出生,他爷爷是安东都护高侃。本来高适能有个很好的家境,可惜他爹不争气,将祖业都给败光了,高适是一点光都没沾到,家里能给他提供最好的帮助,就是一壶清茶几本旧书。

高适20岁那年,不满足于当前的平淡,带着几个铜板当起了京漂。按照高适的设想,凭着他的才华只要一到京城达官贵族家的offer一定会如雪花般飞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适到了京城后,根本没人搭理他。

那时候地下室还不能出租,掏不起房租的高适只能去便宜的宋城定居。为了填饱肚子,他不止要亲自种地,闲暇时还会钓钓鱼、要要饭,这样才没把自己饿死。

这种日子持续了8年,8年后高适觉得不能再继续摆烂了,便提着剑游历去了。游历了几年,高适觉得他又行了。意气风发地参加科举去了,结果生活再次教他做人。高适一直考到40多岁,都未曾中举。

这个年纪搁现在别说企业了,公务员都超龄了。高适却仍然一事无成,正当他自怨自艾的时候,李白出现了。从讨饭乞丐到逆袭封侯,真实的高适究竟有多励志?

744年李白被踢出长安,手握巨额遣散费的他一路捡了两人,科举落第的小迷弟杜甫,与40多岁一事无成的高适。三个没学历、没功名、没工作的倒霉蛋凑在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

一段时间后杜甫扛不住了,心怀天下的他要去考科举、救天下。李白一看小迷弟这么有出息,也振奋起来准备再入朝堂,打不过就加入。高适也加入了奋斗大军,还没等高适奋斗出个人样,他又遇到了在长安活不下去四处流浪的好友董庭兰。

二人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纷纷说着“京漂”的不易。房子买不起、找不到工作、工资太低了等等。最后高适为安慰好友,还写下了《别董大》一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虽是他对董庭兰的祝愿,但又何尝不是他本人的理想。饭桌上两人说的挺好,结账时却尴尬了。高适自知掏不出饭钱,又写了首《别董大·其二》: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总结起来就是我穷没钱结账。

挥别董庭兰后,高适终于迎来了一个转机。天宝八年四十六岁的高适,终于中举得封封丘县尉。可穷困大半生,终于上岸的他却高兴不起来,努力了半辈子只得了这么个小官,整天都是家长里短,根本就实现不了他的抱负。

但一家人都指着他吃饭,高适也不得不为生活妥协。天宝十一年49岁的高适,不顾家人的劝解,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裸辞。高家众人本以为,又要一起去喝西北风了,谁料他的幸运男神找来了。

这个人是谁?高适的人生会迎来什么转机?从落魄诗人到军功封候,高适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的?功成名就的他,又为何会与李白彻底闹掰?高适辞官后经人引荐,成了哥舒翰身边的参军。

哥舒翰名气大、路子广,还是唐玄宗身边的红人。最重要的是他十分看好高适,高适说啥他信啥。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一意孤行将哥舒翰送入了敌军的虎口后,拍拍屁股就跑了,高适见情况不对也跟着跑了。

跑着跑着唐玄宗发现,高适这小子的确是个人才,就任命他为淮南节度使,让他去讨伐叛乱的永王。很快永王就被高适搞定了,清查叛军人数时,高适发现狱中竟有个熟人。打眼一瞧,这不是他最好的朋友李白嘛。

原来李白在唐玄宗那找不到存在感后,就换了条赛道,希望能得到永王的赏识。为了讨好永王,还一口气写了11首赞美诗,谁料永王这倒霉玩意竟叛变了,11首赞美诗直接成了李白谋反的罪证。

李白见到来人是高适后,以为兄弟会拉他一把。但谋反这事谁沾谁倒霉,高适审时度势没敢参与,李白觉得他不够义气,二人就此绝交。,可这事还真怪不了高适,要是你,你敢搭上全家老小的命,去捞兄弟吗?一般人都不敢吧!

不论高适对李白怎样,他绝对是对得起杜甫。乾元二年高适出任彭州刺史,正好碰到了老朋友杜甫,他见杜甫生活艰难,总是找机会给他送钱送米。杜甫为此还写了不少感谢诗。

广德二年高适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时刻,61岁的他晋封为渤海县侯,成了盛唐唯一被封候的诗人,怎么样,高适的一生是不是很励志,你身边有这样励志的人吗?

参考资料:孙钦善《高适集校注》,刘昫《旧唐书》,欧阳修《新唐书》,王钦若《册府元龟》,辛文房《唐才子传》,蔡义江《唐诗鉴赏辞典》

作者:史前大魔王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