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貌知识学习:沟壑纵横、地面破碎

黄土地貌的特点是沟壑纵横、地面破碎。因为黄土具有比较发育的垂直节理,即使少量的流水也很容易将其冲蚀成深沟。在黄土沟壑壁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流水冲蚀的痕迹。

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是发育在黄土地层中的独特地貌。黄土的特点是土质疏松,节理发育,地表面植被又比较稀疏,极易被水侵蚀,在缺水的地区比较容易保存一定的地貌特征。

我国的黄土地貌主要分布在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以及山西西部等地,分布面积达63万平方千米,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6.6%。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厚度最大的区域,黄土厚度一般在50~200m,最厚的地方达330m,也是黄土地貌最典型的区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的特点是沟壑纵横、地面破碎。因为黄土具有比较发育的垂直节理,即使少量的流水也很容易将其冲蚀成深沟。在黄土沟壑壁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流水冲蚀的痕迹。黄土高原

在黄土高原,随处可见深深的沟壑将原面切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顶部平坦,面积较大的被称为黄土塬,如陇东董志塬、陕北洛川塬、甘肃会宁的白草塬等,黄土塬是黄土地貌中相对完整的地貌形态,在平整的塬面上通常可以发展种植业。

黄土高原

陇东董志塬

黄土高原

陕北洛川塬

当黄土塬面被切割出一道道深沟,塬面就变成了窄窄的黄土梁,形成条带状的黄土丘陵,是黄土覆盖在墚状古地貌上,后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地貌。黄土梁根据规模可以分为长梁和短梁,有些黄土梁的长度可以达到数十千米,而有些则只有几百米。

黄土高原

陕西永和黄土梁

当黄土梁再被横向切割得面积更小时,顶面就不能保持平坦,而是呈馒头状的了,这就是黄土峁。黄土峁是黄土地貌发育到中后期的产物,黄土峁所在地区通常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沟壑纵深,地形十分破碎,顶部面积通常较小。单独分布的黄土峁称为“孤立峁”,多个峁大体上排列在一条线上的为“连续峁”,连续峁通常是由黄土梁经外力侵蚀演化而形成。

黄土高原

黄土峁

黄土虽然抗水蚀的性能差,但抗垂直压力的性能比较好,因此,在缺水的黄土高原地区,人们利用黄土的这种性质在黄土中建造窑洞,不仅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起来还很舒适,冬暖夏凉。

黄土高原

陕北黄土窑洞

我国黄土覆盖范围不仅限于黄土高原,在甘肃、新疆、河北、内蒙等地也有一定的分布,著名的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就是在黄土层上建造起来的。

黄土高原

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

绘图 | 李双福

黄土高原

黄土的分布与特性

 

1

黄土的分布

从全球来看,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地区。(即:现代的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

这是由于内陆干旱荒漠区、半荒漠区的强大反气旋从荒漠中部向荒漠边缘移动,把大量粉沙和尘土吹送到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区逐渐堆积下来形成的。

黄土分布相当广泛,特别在欧亚大陆上,几乎从大西洋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地分布着。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位于北纬34-45°之间,呈东西向带状分布。

我国黄土总面积约63.5万平方千米(原生黄土为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为25.4万平方千米)。

黄土高原

我国黄土高原分布区

绘图 | 李双福

其中,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部和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西部是我国黄土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不仅分布面积广,而且厚度大(最厚可达200m)。由于这个地区的地势较高,形成有名的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

黄土地貌

绘图 | 李双福

2

黄土的特性

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它们具有以下的特性:

①质地均一

②黄土富含碳酸钙

在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以使土粒固结,但遇水碳酸钙会发生溶解,而使土粒分离,成分散状。因此,钙质多的黄土层易受水侵蚀

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性是黄土区别于其他土状堆积物的主要特征之一。

黄土高原

陕西洛川马兰黄土A和离石黄土B结构

1:粗粒、2:细粒、3:孔隙

④黄土无沉积层理,但垂直节理很发育,直立性很强。(厚层黄土常因此形成陡峻的崖壁、土柱,并可维持百年而不崩塌)

黄土的成因

 

黄土的成因主要有风成说、水成说和风化残积说三种观点,其中以风成说的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拥护者也多。

1

风成说

黄土风成说认为,像亚洲中部(包括我国北方地区在内)的黄土,是由内陆干旱荒燥、半荒燥区强大的反气旋风从中部吹向外围,匠心地理整理·把大量的黄土物质吹送到生长草本灌木的草原地带,逐渐堆积而成的,故称荒漠黄土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表现来说明:

①黄土分布区以北依次出现沙漠和戈壁,三者逐渐过渡,并成带状排列。

②黄土区内的西北部分靠近沙漠地区的黄土颗粒较粗,黄土层中夹有风成沙层,愈往东南距沙漠愈远,其颗粒变得愈细。

③黄土披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类型上,并保持相近似的厚度。

④黄土层中发育有随下伏地貌形态变化的多层埋藏古土壤层。

⑤黄土中含有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

⑥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与所在区域的下伏基岩没有多大联系。

这些特征比较充分地说明我国北方黄土是从荒漠地区吹来的风积物,确切地说是风尘堆积

2

水成说

黄土的水成说认为,在一定的地质、地理环境下,成土物质可为各种形式的流水作用所搬运堆积,从而形成各种水成黄土。水成黄土具有层理结构特征。

有人认为水成黄土是原生的风成黄土经过流水搬运,与当地岩石碎屑相混合而成的堆积物,是次生黄土。但次生黄土在黄土高原区只是局部现象,似不足以概括全部黄土的成因。

3

风化残积说

黄土的风化残积说认为,黄土是当地各种岩石在干燥气候条件下经过风化和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它不是从外地搬运来的。

风化成土作用在黄土的形成中虽有一定作用,但是,它难以解释数十米以至数百米厚的黄土层中的种种现象,如黄土的均质性和含碳酸钙,以及含有古土壤和大型古生物化石等特征。

黄土地貌的类型

 

黄土地貌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最为典型。

其地貌特点是千沟万壑、丘陵起伏、梁峁逶迤

沟谷沟间地是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形态。

(一)

黄土沟谷地貌

黄土地区具有众多的沟谷,这是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地貌。

黄土高原

黄土沟谷

绘图 | 李双福

流水对黄土的直接侵蚀作用,主要有面状(片状)散流侵蚀和沟状线流侵蚀两种方式。在散流的汇集过程中,流水侵蚀形成细沟、浅沟等细小的沟谷。

由于黄土质地疏松,细沟、浅沟很容易形成,演变发育速度也很迅速,所以较大的沟谷主要是流水线流侵蚀的产物。

黄土沟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类:

切沟

切沟:散流汇集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径流增大引起下蚀作用的增大,当沟谷切入黄土中达几米以上时,即形成具有独特形态的沟谷。

黄土高原

切沟

绘图 | 李双福

其边缘出现了完整的陡壁,沟床顺直,有显著的纵比降,并出现串珠状陷穴,这表明沟谷处于强烈的下切阶段,故称之为切沟。

冲沟

冲沟:是黄土高原上分布非常普遍的一种沟谷。

黄土高原

冲沟

绘图 | 李双福

早期,平面图形大致成等宽的长条形,沟床纵剖面与其所在的坡面大致平行,横剖面呈V形,沟壁陡崖显著。

中期,冲沟的平面图形上游窄而下游宽,也就是沟谷的上游段形态保持早期冲沟沟谷特点,下游段沟谷展宽,匠心地理整理·而沟床纵比降要比其所在的坡面缓。中期冲沟的沟床纵剖面呈下凹曲线形。

晚期,冲沟由于下蚀和旁蚀引起沟壁陡崖发生滑坡、崩塌,使沟壁向两侧后退,横剖面上可以划分出沟坡和平坦的沟床,呈梯形,而整个沟床的纵剖面形状接近均衡剖面,呈凹弧形曲线。

冲沟的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可长达数千米、深达数十米以上。小型冲沟多具有早期冲沟的特点,它们是在黄土堆积以后,从切沟的基础上发育而成的。大型冲沟则往往具有继承被黄土掩埋前的古沟谷特征。

河沟

河沟:是一种大型的侵蚀沟,通常已是河流的主要支流。

河沟一般都已切穿黄土层,并已切入基岩内,也有经常性水流。

黄土高原

河谷

绘图 | 李双福

(二)

黄土沟间地地貌

沟间地:是指沟谷之间的地面,在横剖面上,它的两侧以沟坡顶端坡度转折处为界。当地群众称之为“塬边”、“梁边”、“峁边”,也就是沟谷顶部的谷缘部分。

黄土沟间地的形态继承了各种埋藏古地貌形态,通常可以划分出塬、梁、峁等地貌类型。

黄土塬

黄土塬:塬是平坦的黄土高地。

塬面平坦,中央部分斜度不到1°,至边缘地带才有明显的斜度,一般可达3°-5°。

塬的四周为沟谷环绕,受沟谷的沟头蚕食,在平面图上呈花瓣状。

黄土高原

黄土塬

绘图 | 李双福

现在面积较大的塬有陇东的董志塬、陕北的洛川塬等。董志塬长达80km,宽处达40km,面积超过2200平方千米。

塬受到沟谷长期切割时,面积可逐步缩小,同时也变得比较破碎,就形成“破碎塬”

黄土梁

黄土梁:梁是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黄土高原

黄土梁

绘图 | 李双福

受流水等作用,梁的形态可分为平顶梁和斜梁两种。

平顶梁:顶部比较平坦,宽度有限,长可达几千米。其横剖面略呈穹隆形。梁顶以下,是坡长很短的梁坡,在梁坡以下,即为沟坡,其坡度更大。

斜梁:是黄土高原最常见的沟间地,梁顶宽度较小,常呈明显的穹隆形。

黄土峁

黄土峁:峁是一种孤立黄土丘

在平面图上呈圆形或椭圆形,峁顶面积不大,呈明显的拱形。四周峁坡均为凸斜形坡,整个峁的外形很像馒头。

黄土高原

黄土峁

绘图 | 李双福

两峁之间有地势显著凹下的分水鞍,称为。墕的两侧均为凹斜形坡。分水鞍为两侧沟头所蚕食,残余成为极窄的长脊,则称“崾崄”。崾崄也常出现在塬和梁间,但其地势并不显著凹下,道路往往由此通过。

若干连接在一起的峁,称为峁梁。有时峁成为黄土梁顶的局部组成体,称为梁峁

一般说来,梁和峁通常是互相联结在一起的,所以常用黄土丘陵来概括。

(三)

黄土潜蚀地貌

流水沿着黄土中的裂隙和孔隙下渗,进行潜蚀,使土粒流失,产生洞穴,最后引起地面崩場,可形成黄土特有的潜蚀地貌

黄土碟

黄土碟:是一种由流水下渗浸湿黄土后,在重力的影响下,土层逐渐压实,使地面沉陷而形  成的碟状小洼地。匠心地理整理·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深数米,直径10-20m。它常常形成在平缓的地面上。

黄土陷穴

黄土陷穴:是一种漏陷的溶洞。

陷穴是由流水沿着黄土中节理裂隙进行潜蚀作用而成。陷穴多分布在地表水容易汇集的沟间地边缘地带和谷坡的上部,特别是冲沟的沟头附近最发育。

根据陷穴形态可分三种:

漏斗状陷穴呈漏斗状,深度不超过10m,主要分布在谷坡上部和梁、峁的边缘地带。

②竖井状陷穴:呈井状,口径小而深度大。深度可超过20m,主要分布在塬的边缘地带。

③串珠状陷穴:几个陷穴连续分布成串珠状,陷穴的底部常有孔道相通,它常见于切沟沟床上或坡面长、坡度大的梁、峁斜坡上。

黄土桥

黄土桥:两个或几个陷穴不断扩大,下部由地下水流串通不断扩大其间孔道,则在陷穴之间未崩塌的残留土体,就形成黄土桥。

黄土高原

黄土桥

绘图 | 李双福

黄土柱

黄土柱:是分布在沟边的柱状残留土体。它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不断地沿黄土垂直节理进行侵蚀和潜蚀,以及黄土的崩塌作用,残留的土体就形成黄土柱。黄土柱有柱状和尖塔状的,其高度一般为几米到十几米。

黄土高原

黄土柱

绘图 | 李双福

黄土地区流水侵蚀地面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为:

①水土流失后地力(土地肥沃的程度)变瘦。

②沟壑扩延,耕地缩小。

③大量泥沙淤积库、渠,破坏水利。特别是暴雨期间造成泥流下泻,还可冲垮道路,毁坏城镇,造成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造成严重灾害。

黄土区进行水土保持是极其迫切的工作,在防止水土流失时,应充分考虑各种侵蚀形态发生发展的规律和分布特点。

防止水土流失必须釆取农、林、牧、田间工程及沟谷工程的综合措施。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绘图 | 李双福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之间要相互结合,例如:

坡面修梯田

田边筑地埂

地埂上栽灌木带

田面采取等高耕作、沟垄耕作方法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要在面上互相结合,既要治理沟谷,又要治理沟间地,既要治理沟头,又要治理沟床,

总之,对水和土进行步步涵养,节节拦阻,构成自上而下强的防蚀网

水土保持必须以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为前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包括水土流失程度与方式,来合理划分宜农、宜牧、宜林的用地,并采取各种水土保持措施。

来源:漫谈工程地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