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高考地理山脉:喜马拉雅山及相关试题(附答案+解析)

与横断山一样 喜马拉雅山脉也是 由于垂直差异性显著 成为高考“靠山” 喜马拉雅山 喜马拉雅山 2019年江苏卷 考察喜马拉雅山附近水系 2017年北京卷 考察喜马拉雅山气温特点 2020山东卷 以喜马拉雅山珠峰攀登为背景 考察了等高线、地球运动等问题 作为世界上 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当然仍将 成为考察重点 试题链接 喜马拉雅山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喜马拉雅山 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答案】1.D 2.C 【解析】 1.森林茂盛的地区水热组合条件好。纬度差异表现在南北方向上,气温较高的位置为南坡;太阳辐射强,不一定气温高;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应该没有森林分布;在山地迎风坡,水热组合条件好,有利于森林的生长。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据此分析D正确,故选D。 2.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据此分析,C正确, 故选C。 3.下图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可知,该山地() 喜马拉雅山 A.海拔3 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 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 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 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 【答案】C 【解析】 图可知,海拔3000米左右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0℃,最热月平均气温约为14℃,积雪可能融化;气温年较差随着海拔升高减小;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的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故选C。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