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记载6种古老属相,和十二生肖是什么关系?

十二生肖是通过人兽的“灵肉组合”,将动物图腾变为守护神。十二生肖选择的动物,在《山海经》中大部分为《中山经》记载的山神,主要有龙、马、猪、蛇、牛、虎等6种。

《山海经》是年代未明、作者未知的一本先秦奇书,书中记载了超越人们普遍认知的地理环境,也记载了400多种形象奇异的神灵和异兽。而十二生肖是现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有生肖属相,作为自己的守护神。同样反映了上古先民的思维特点和世界观,那么《山海经》和十二生肖的形成有没有关联呢?十二生肖究竟是什么?它们真的仅仅是动物?

首先,从成书年代来讲,《山海经》明显比十二生肖的出现时间更早,促进了十二生肖的产生。目前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山海经》中的《山经》出现最早,据说是大禹和伯益治理大洪水时,对华夏九州地理的考察记录。《海外经》可能是夏朝地理资料,《大荒经》可能是商朝地理资料,《海内经》基本确定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最终被整理成书,应在战国后期到西汉之间。

而十二生肖出现的时间,应不早于春秋时期。根据目前的考古成果,先秦古籍《诗经》和《易经》,虽有类似十二生肖的描述,但并没有形成体系。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最早记载了十二生肖。直到西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才将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生肖基本确定下来。

其次,《山海经》展现的动物图腾崇拜理念,是十二生肖产生的根本原因。《山海经》除了是一本地理古籍,还是一本动植物大百科全书,也是上古民俗的汇集。在农耕社会到来之前,动物是远古先民的主要食物。在狩猎过程中,人类产生了对动物和大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拜。于是,最古老的一批神灵就出现了。

《山海经》记载的上古神灵,其形象大部分是人兽组合的形态。例如昆仑山的西王母,她的形象是“豹尾虎齿”;无所不能的自然之神烛龙,其形象是“人首龙身”;统御四方海洋的海神禺强、禺猇、不廷胡余和弇兹,其形象都是“人首鸟身”;创世神女娲和伏羲,其形象是“人首蛇身”。

为什么上古神话中的神灵,都与动物脱不开联系呢?这是因为,西王母、伏羲和女娲等上古神灵,他们都曾经是部落首领,而他们的部落都有崇拜的动物图腾。远古先民认为,这些动物图腾能赋予人类神秘的力量,例如豹的速度、熊的力量、鹰的眼睛和狼的耳朵等。只有拥有这些力量,才能称之为神灵。

最后,十二生肖和《山海经》的文化理念是相通的。《山海经》是通过人兽的“形体组合”,获取神秘的自然力量。而十二生肖是通过人兽的“灵肉组合”,将动物图腾变为守护神。十二生肖选择的动物,在《山海经》中大部分为《中山经》记载的山神,主要有龙、马、猪、蛇、牛、虎等6种。也就是说,《山海经》记载了最古老的6种属相。

​十二生肖里的十二种动物,有些在《山海经》里是找不到的,这些是后世的补充。因为,十二生肖引入了天干地支的概念,每一段时间都需要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作为生肖神。换句话说,我们的生肖属相,并不仅仅是一种动物,而是华夏先祖曾经顶礼膜拜的图腾和神灵。他们深信,这些神灵能为华夏大地带来福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