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会盟之后,“尊王攘夷”彻底划上句号。周景王常年不见诸侯前来朝拜纳贡,王室收入锐减,连一般的钟鸣鼎器都要向众诸侯国乞讨。
公元前527年,周景王穆后和太子相继去世。晋使荀跞、籍谈前往参加安葬礼仪。周景王赶紧放下丧礼,设宴款待各诸侯国的使节。
酒过三巡,景王已有几分醉意,看到晋国没有礼金,指着鲁国送来的酒壶说:“各国都有器物送给王室,为何晋国没有?”
晋国副使籍谈答覆,当初晋国受封时,未赐以礼器,晋国忙于对付戎狄,自然送不出礼物。
景王很不高兴,列数王室赏赐晋国的种种历史,怼的籍谈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送客完毕,景王余怒未消,愤恨的诅咒籍谈:“籍父其无后乎?数典而忘其祖。”于是有了“数典忘祖”的成语。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决定铸大钱,来结束这乞讨的苦日子。这是中国文献中关于铸钱的最早记录。
大臣单穆公(单旗)表示反对,他提出“子母相权”货币流通理论,认为大钱(母)和小钱(子)应一起流通,互相调节,才能维护小民利益。
"子母相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货币理论,也是世界最早的货币理论,景王却不以为意,坚持己见,不想却取得了成功。
洛邑作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商品经济繁荣,货币不足,他模仿青铜农具所铸铲形大钱——空首布铸成发行后,大受欢迎。
有钱后的周景王,想起曾经向众诸侯国乞讨的心酸,越想越生气,决定铸造一组大大的编钟来一雪前耻,起名“无射(yì)钟”。
古代用十二根长短不一的乐管来校音,称为十二律。阴律六个,称六吕;阳律六个,称六律,无射为第六律。无射钟,就是声音符合无射律的钟。
单穆公认为劳民伤财,周景王不爱听,又去问乐师伶州鸠。伶州鸠说:音乐讲求和谐,并不是大就行了,就像治理国家需要讲究礼仪制度一样。
《国语》记载“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白话文的意思是:因此要宣示圣人的高尚品德,给百姓树立行为的典范。”
有学者据此认为这是一次改革,钟上铸有铭文,所以才能“宣布哲人之令德”,如同子产铸刑书,而这铭文就是《老子文》。
另有学者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古代礼乐并称,在周人的思想里,“无射”音律本就与礼相和,含有宣扬贤哲的美德的意思,不用刻字。
而且,无射钟传了1000多年,到隋文帝时才被下令毁掉。这1000多年里,从没有人提及上面刻有文字。
我比较相信后一种说法,不过《老子》五千言,全是跟君主(诸侯)讲“别胡来”的道理,倒是很符合周景王和王室官属的心愿。
作为周朝守藏室之史的李耳(老子)应该也有同样的心态,也许正在苦苦思考曾经“周礼”治下的大周,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作为聃公后裔的李耳(周朝四辅公之一,为掌管“礼”司的世袭爵位,后裔多以“礼”为姓,避周礼,用“李”),在景王父亲灵王时,来到洛阳任职。周灵王见老子天生异相,称“上吉”赐“老”,被称为老聃。
老聃不善为官,受权贵排挤,免去守藏室史之职,出游鲁国,主持友人葬礼,孔子助葬。时孔子17岁,问礼于老聃。老聃详细作答,影响孔子立志复兴周礼。
后来,老聃被召回,仍任守藏室之史。二十六岁的孔子适周观光,再次问礼于老聃。
对于孔子的周礼、仁治之说,老聃猛然来了一句:“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
周景王铸无射终时,有没有让老聃起草“前哲令德之则”,留给历史学家去争论探讨。反正编钟在一片反对声中还是造好了。
伶州鸠听着编造的敲击声,直皱眉头说:和谐的声音能够使人心安快乐,不和谐的会让人难以忍受,以至于生病。天子的内心承受不住,还能活多久?
公元前520年,无射钟造好两年后,周景王竟然真的因心脏病去世了,连继承人都没来得及安排,争夺王位的老故事又一次上演。
单穆公扶持王子猛继位,为周悼王。王子朝举兵赶走周悼王,占据洛阳。周悼王去世,晋国立王子匄,为周敬王。召、毛、伊、南宫四氏支持王子朝为王,占据洛阳,五年不败。
公元前516年,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匄复位。王子朝携带周朝典籍、礼器,带领贵族、百官,出洛阳城,沿宛洛古道,抄近路直奔楚国都城寻求庇护。
作为守藏史的老聃对典藏被盗抢听之任之,事后也没有因为失职而懊悔。因所管典籍丢失被罢免,回陈国故里(河南鹿邑)居住。
王子朝所奉典籍,主要是西周的档案文书和商代、夏代以及更早的文献典籍,是最有价值、又能代表王统的文献,乃是王权的象征。
有了这些典藏,王子朝觉得,霸主楚国很快就能帮他重返京城,名正言顺的继承王未。
不过,他的运气不佳,恰逢楚平王去世,楚国内忧外患。一行人被迫滞留在楚边境地区坐等时机,一等就是十多年。
公元前506年,晋、齐等18国召陵会盟伐楚,吴师入郢,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墓。周敬王得到消息,立刻派出杀手行刺王子朝。
有人推测,此事或许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为代价,拒绝交出典籍。
民间流传,安葬王子朝的大幕,称“不见冢”,意思是“不愿被人看到的墓”,位于南阳市卧龙区、鸭河工区相邻地带。
2021年,“不见冢”东周大墓考古重大发现:“王子朝携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王子朝死后,其后代为躲避迫害,以“晁”为姓,典藏逐渐流落民间。孔子晚年才开始研究《易经》,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周敬王也注意到了这些流落民间的典藏,向天下征集图书,又派人寻找老子,奔走数年,始终未能如愿。
随着王室典籍传抄的流行,蛮夷之地楚国成为文化界的后起之秀,形成与周公鲁国、殷商后裔宋国鼎立的文化中心。
《左传》评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国墨翟创墨家,楚国李耳(老子?老莱子?)创道家,继而学派涌起,百家争鸣。
一件春秋时期平常的政治事件,却因为典籍的散落,变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事件,对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概是来问典藏下落和求学之人越来越多,老子不胜其烦,陈国又被楚国吞并。于是骑青牛一路西行寻根问祖。
来到函谷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老子只能在函谷关住下。几天后,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老子从这一刻就消失了,民间传说他在老君山修道成仙了,或言入夷狄为浮屠,就是成佛了。
其实,关于老子和《道德经》的作者到底是谁,一直没有定论。《史记》用400余字,记录了三个版本的老子。第一位是春秋老子,第二位是老莱子,第三位是战国周太史儋。
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战国楚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就包括共计2000多字的简版《道德经》。
史书记载:公元前374年,太史儋面见秦献公。故事可能是这样的:太史儋“骑牛西去”秦国,在函谷关留下扩充版的《道德经》。
《史记.秦本纪》记载,周太史儋见献公曰:“周故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岁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出”。
这位“老子”的预言鼓舞后世秦王,秦国真的“奋六世之余烈”代周统一天下。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