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知识库
元宵节习俗考:元宵和汤圆的区别、魏晋白膏粥唐代吃面茧
时间:2024-08-24
元宵和汤圆是怎么来的呢?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不少文章都介绍,过去都叫元宵。在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期,因为“元宵”和“袁消”同音,犯忌讳,于是下令改为“汤圆”或“汤团”。
阅读(0)
元宵节习俗考2:汤圆宋时有,洪宪民国也难变
时间:2024-08-24
宋代,圆子,也叫汤元或汤圆,当时并不叫元宵。不过从史浩的诗词中可知,当时的汤圆制作,和如今的元宵制作并无区别。因而宋时汤圆元宵是同一种食物。
阅读(0)
老子处世智慧语录: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时间:2024-08-24
信用不足的人,说话别人不相信,通常就会费尽口舌去讲更多的话。《易经》又言: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话多有时候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人信用的缺失,所以守信非常重要。
阅读(0)
权德舆春分诗歌赏析《二月二十七日社兼春分端居有怀简所思者》
时间:2024-08-24
权德舆是中唐时期的宰相,以文章著称,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为中唐台阁体的重要作家,刘禹锡、柳宗元等皆投文门下,求其品题。
阅读(0)
关于春分的10首优美诗词撷拾赏析
时间:2024-08-24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因而春分是古代朝廷大典,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士民不得擅祀。后来和祭祀土地的“社日”结合起来,就成了民间传统习俗。
阅读(0)
春分来了莺飞草长,欧阳修《踏莎行》等18首春分诗词礼赞春天
时间:2024-08-24
春分时节,许多地方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我们礼赞春天,我们吟咏这美好的时光。18首春分诗词,给你最美的春分体验。
阅读(0)
中国寺院布局+超详细图解,一文看懂不犯迷糊
时间:2024-08-24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阅读(0)
朱大可:山海经妖兽的等级制度另类解读
时间:2024-08-24
阅读《山海经》的时候,大家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会有用肢体的数量来标志怪人怪兽的做法呢?比如说,有一目国,有三足鳖,有五足怪,还有九尾狐,等等。这些跟自然界生物的结构完全不同的怪物,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阅读(0)
以“荒”为篇名的上古奇书《山海经》里的中国
时间:2024-08-24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记载了约40个“国家”,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奇兽,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药、宗教、考古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0)
《山海经》解读:最早中国只是一个小小的盆地
时间:2024-08-24
既然《山海经》是一本地理知识的书籍,那就要确立一个坐标系,而确立坐标系就需要寻找一个地理中心。在上古时代,中国古人以伊洛河一带为“天下之中”,夏朝的都城就位于伊洛河一带。
阅读(0)
清明节扫墓,墓碑上“故、先、显、考、妣”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08-24
一些共性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了解。比如如何立碑?墓碑上经常会出现“故、先、显、考、妣”等字,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并不是每个人都懂。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