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荒”为篇名的上古奇书《山海经》里的中国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全书仅3万1千余字,却记载了约40个“国家”,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个历史人物,400多神怪奇兽,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历法、气象、动物、植物、矿产、医…

中国姓氏文化万花筒:百家姓可不止百个!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后人记述了,从上古至秦汉姓氏合一的演变过程,对先秦人物,书中清楚写着其何姓何氏,而对战国末期后的人物,则姓氏混称。如秦始皇为“姓赵氏”,汉高祖“姓刘氏”。

清明节扫墓,墓碑上“故、先、显、考、妣”是什么意思?
一些共性的问题,仍然值得我们所有人去学习了解。比如如何立碑?墓碑上经常会出现“故、先、显、考、妣”等字,它们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并不是每个人都懂。

佛教世界观:“大千世界”有多大?
我们所处的地球,乃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单位而已,释迦牟尼为了普化他的化区,所以要用千百亿化身,才能应化周全,虽化千百亿身,仍在娑婆世界的一个大千世界中而已。

曾睿:《我读感知论》随想录——人的三种世界观
唯物观是人最早形成的世界观,可以解释事物是什么的问题,是人们普遍认可并使用的世界观,其使用率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这么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不用唯物观的逻辑。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词赏析
白居易关于寒食的诗词还有很多,不少都抒发了幽怨哀伤之情,有兴趣的诗友可以自行阅读,若以凄凉之意,幽怨之深,这篇《寒食野望吟》为其寒食诗词代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