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西方哲学史整体脉络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继而有了后续哲学家提出的“无定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四根说”以及“原子论”。

作者:此在之欢愉

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

传统古典、抽象思辩、理性建构


古希腊哲学

2500年多年前,人类对“世界的本原问题”产生了好奇,哲学探险也由此启程。

哲学之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世界的本原”,继而有了后续哲学家提出的“无定说”、“气本原说”、“火本原说”、“四根说”以及“原子论”。

这些理论都是哲学家从自然的维度对世界的本原问题给出的答案。

随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逐渐提升,哲学家们开启了另一个更为抽象的维度探寻世界本原,那就是形而上学的维度。

从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提出“逻各斯”到巴门尼德提出“存在”,再到柏拉图提出“理念论”,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路线逐渐明晰。

而这条形而上学之路整整统摄了西方哲学两千余年。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三位贤者使古希腊哲学走向了鼎盛时期。自亚里士多德之后,古希腊哲学便逐渐衰落。

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斯多葛学派的禁欲主义以及怀疑学派,构成了晚期希腊哲学的三大流派。哲学家不再关注世界的本原,而是以探讨人生伦理、生存意义以及如何获得幸福为主要话题。

基督教哲学

《最后的晚餐》

从公元476年开始到15-16世纪,西方世界进入到了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基督教文化一统天下。

哲学地位一落千丈,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在宗教的土壤上诞生了哲学的全新形式——基督教哲学

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努力调和理性和信仰的冲突,都试图从理性层面为基督教进行辩护。奥古斯丁、安瑟尔谟以及托马斯·阿奎那等人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公元16世左右,中世纪黑暗的时期渐渐过去,哲学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

近代理性主义

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以后,到17世纪,西方哲学终于迎来了一个大放异彩的辉煌时期,那就是近代理性主义时期。

哲学家们纷纷闪亮登场,理性的光辉开始普照大地,温暖人间。

就认识论问题,哲学家分为两派:唯理论和经验论。

以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代表的唯理论,只注重理性演绎和逻辑推理,不注重经验,最后走向了独断论

以洛克、贝克莱、休谟为代表的经验论,只注重经验忽视逻辑推理,最终走向了怀疑论

两大阵营彼此厮杀,互不相让,最终都走向了各自的死胡同。

哲学遇到了危机。

怎么办呢?哲学的发展停滞不前了吗?

这时康德出现了,德国古典哲学开始散发独有的魅力。

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以调和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矛盾,化解了哲学面临的困境;

他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他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他的先验哲学……无不使我们的脑洞大开,无不给我们以全新视角的启发。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给了我们人生之启迪。

康德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颗闪耀之星,康德哲学也是人类思想事业的一个里程碑。

而另一位德国古典哲学大师便是——黑格尔。与康德“开启式”的理论不同,黑格尔提出的“绝对精神”大包大揽,试图囊括世界发展的一切。黑格尔略带狂妄的理论也透露着一种封闭性。

到黑格尔这里,传统形而上学就发展到了顶峰。

这就是《哲学100问》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传统哲学的内容。

第1季(从古希腊到黑格尔)的整体风格——思辩与建构

第一季就如一条古典的河流——从古希腊缓缓流淌而来不疾不徐,途中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也经历了近代理性时期的辉煌,最终河水汇聚在德国古典哲学这个最大的蓄水池里。虽然哲学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总体的目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那就是探寻“逻各斯”,探寻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定性。

我个人认为,第一季(传统哲学)的关键词就是“建构”——理性的建构、自我主体性的建构、人与世界关系的建构、人类生存内在秩序的建构。

第一季的基调是传统而朴素的,第一季尤其注重的是抽象思辩。所以你在听课时总会感到异常烧脑,这正是古典哲学思辩的魅力所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