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冬》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十月的江南温度舒适,冬天的景色像春天一样可爱。寒霜未冻死小草,太阳晒干了大地。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此情此景,让诗人羡慕起闲酌之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忘我的。《负冬日》
杲杲冬日出,照我屋南隅。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晚年的白居易定居于东都洛阳,时常与僧道来往,逐渐开始喜欢静谧的环境,也习惯了一个人独处。 有一年冬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雪,地面上积雪深厚。雪后天晴,诗人在庭院中,背靠着椅背,眯缝着双眼,享受着这和煦的阳光,静静地感受大自然的天籁,忘忧无恼。 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静美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里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 全诗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被贬江州的诗人,那彻夜无眠的孤寂,竟也有了别样的情致。《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并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乡愁,是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总有人在等你回家,也总有人在不舍你远行。 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怀人的。《初冬早起寄梦得》
起戴乌纱帽,行披白布裘。
炉温先暖酒,手冷未梳头。
早起烟霜白,初寒鸟雀愁。
诗成遣谁和,还是寄苏州。
白居易和刘禹锡,惺惺相惜,一向以文字和酒互相安慰着彼此。 这是一个普通的初冬早晨,白居易戴好乌纱帽,穿好了衣服,温了炉子,热上酒。早上起来,烟霜都是白的,天气微寒,鸟儿也发愁。诗写完了,找谁和诗呢?还是寄到苏州刘禹锡那儿吧! 白居易笔下的冬天,是温柔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是古诗里一幅描写冬日的永恒画面。每到这个季节,我们谈及寒冷中的美好,它一定会被轻轻诵起。 我酿好了淡绿的米酒,烧旺了小小的火炉。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顾寒舍共饮一杯暖酒? 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情调,浅近的语言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美和真挚的友谊。尤其是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轻言细语的问候,在冬日里更能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来源:约读书房 - 凤凰网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