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学习网 努力学习网

白居易《一叶落》五言诗歌赏析

图片 《一叶落》 【唐】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遰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图片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刑部尚书,晚年长期隐居在洛阳,笃信佛教,自号香山居士。 图片 白居易的思想融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他的诗词主要分为讽喻诗和闲适诗,曾在《与元九书》中言道:“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图片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寓意深刻,善于用白描手法勾勒描绘,从而达到特有的艺术渲染效果。这首《一叶落》属于闲适诗一类,为夏秋之交所作,诗人看到一叶落有感而发,诗词富有哲理,很有韵味。 图片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烦暑”闷热的暑气,《南史•梁武陵王纪传》:“季月烦暑,流金铄石,聚蚊成雷,封狐千里。”“凉飙”:亦作“凉颷”,指秋风。汉班婕妤《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初唐王勃《易阳早发》诗:“复此凉飙至,空山飞夜萤。”首句大意为:闷热的暑气尚未消退,秋风已经暗暗产生。 图片 “寒温与盛衰,遰相为表里。“遰(dì)”:继承的意思。“遰相”:相互。“表里”:内外互相配合,共为一体。《汉书•晁错传》:“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寒冷和温暖,兴盛与衰败,都是相互转化,互为表里。 图片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秋风萧萧,林木瑟瑟,一片叶子最先落下来。“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面对一片叶落,请不要说只是轻微的摇落,而是一种预兆,那就是从此开始,树叶开始凋零了。 图片 诗人这首《一叶落》,平铺直叙,通俗易懂,貌似意思浅显,其实蕴涵着很深的哲理。白居易博学多才,涉猎广泛,贯通儒释道三教,尤其是当时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更是研习颇深,精通易理,这首诗就是诗人的感触之作。 图片 易理讲究阴阳转换,刚柔相济。虽然暑热难耐,然而诗人看到一叶飘落,便联想到马上就要进入秋冬,肃杀的天气即将来临,正如《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因而有感而发,因而在恬淡闲适中,略带着丝丝的伤感。 图片 诗人用浅显的语言,化俗入诗,平淡之中出奇制胜,简单之处寓意精深,小巧玲珑,清新自然,颇有魏晋南北朝古风神韵,值得品味。 文:枯木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