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写作,你需要知道的
- 大部分时候,人们只关注写作和记笔记的技巧,很少会关注到写作的总体流程,好的工作流程会让你事半功倍。
- 做事情有清晰的结构和做事情有计划是截然不同的,构建适合自己的流程,让洞见和新想法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驱动力,而不是让计划推动。
- 要想在学术或写作上成功,需要一个能够组织你观点、论据、知识的外在系统,也需要你能够把这些系统的东西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关于写作 你需要做的
- 了解写作的8个具体步骤
- 阅读、理解、学习、思考、产生想法是写作的工作流程,笔记是这个流程中随时都会产生的结果。
- 思考既要在脑子里进行,也要在纸上进行,写,是这一过程的最佳催化剂,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是最好的验证方式。
- 积累想法,每一个想法都会增加群聚效应的临界量,把一个个想法聚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想法生成器

关于写作,你需要具备的能力
- 清晰的认知事情的根本(写作的根本是思考)
- 让事情简单化(正确的流程即好的工具配合系统-可靠的笔记系统) 可靠的笔记系统主要用来帮助存储大多数客观信息,解放大脑,减轻大脑负担,聚焦思考
- 准备好工具箱(纸笔、卡片盒、文献管理工具、编辑工具)
关于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不要忽视或小看工具的准备工作
- 工具的好坏取决于你使用它的能力。使用方式和工具本身一样重要。卡片盒容易被简单用于笔记归档,甚至成为思想的坟墓。
- 记住四个基本原则,了解文档系统背后的逻辑
关于写作的四个原则

1、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情
- 有了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就等于没想法。所以,知识的生产和呈现不能分割,写作是很重要的。
- 虽然写作重要,但不能忽视和写作相关的阅读、理解、学习、笔记、思考、参加活动等准备或辅助工作。

2、简洁是最重要的
- 越简单的想法往往具有强大的效果。书中以“集装箱的出现”作为例子,船东因为产生了一个海运集装箱的想法,从而引发了环境、港口、设备、流程、系统一连串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个大变革。
- 简单的想法要高效的付诸实践也并非易事。但过程中一旦有优势显现后,二阶效应就会发挥作用,并进入一个自我强化的正反馈循环。
- 要实现卡片笔记的群聚效应,关键做好三类笔记。
- 可能存在的错误做法: ①永久笔记不够简洁,太多也会成为负担,要注意对永久笔记进行筛选 ②区分永久笔记和闪念笔记,不要把闪念笔记当成永久笔记,也不要把所有笔记都当成闪念笔记,不进行加工,无法生成永久笔记。

3、没有人真正从零开始写作 作者提出存在两种不同的写作的思维模式:
-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模式,确定主题、找资料、形成论文,这是大部分书籍教授的;
- 卢曼提倡的自下而上的模式,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着手,通过阅读、理解、学习,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记录,把思想和知识的发展过程记录下来,形成外部思想库,主题就会自然而然出现。
4、让工作推动你前进
①一个好的工作流程更容易形成良性循环,积极的体验让人更愿意投入工作。 ②反馈循坏机制隐含了一个关键要素,即成长型思维。拥抱成长的心态意味着要从变得更好中获得快乐(内在回报),而不是从接受赞美中获得快乐(外在回报)

成功写作的六个步骤 作者再次强调写作并非一个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学习系统,在这里六个步骤更像是建立学习系统的框架。



本站内容收集整理于网络,多标有原文出处,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