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硕士:父母语言暴力为什么会造成孩子脑损伤?

父母的语言暴力会造成孩子的脑损伤,长期遭受压力,孩子求知、判断、推理的区域,就会逐渐地缩小,而大脑中处理威胁、压力的部分,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惨痛的悲剧发生。

父母的语言暴力会造成孩子的脑损伤,长期遭受压力,孩子求知、判断、推理的区域,就会逐渐地缩小,而大脑中处理威胁、压力的部分,就会逐渐变大,最终导致惨痛的悲剧发生。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在读的梁婷婷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场《家庭亲子关系反思》的讲座,很多家长反响热烈,我们将讲稿内容进行整理,希望能对更多的家庭在亲子教育方面有所帮助。

文章较长,共4883字,估计需要15分钟左右,请父母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定耐心看完。

首先,要想处理好亲子关系,就需要明白亲子关系主要类型,明确家庭教育的核心,并且要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成长。下面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亲子关系的主要类型

亲子关系的重要性亲子关系的金字塔模型

亲子关系也遵循马斯洛需求原理。孩子对父母有生理的需要,比如要抱抱、要陪伴、要安抚、看不见妈妈就大哭等等,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是需要大量亲情呵护的。这是孩子最基本的生理的需求,需要给予孩子关爱与满足,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父母关系的浓度会影响孩子将来走向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人说,“一个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一个不好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可见亲子关系的亲密度,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孩子具有极强的模仿性,小孩子都会经历模仿的过程,他看见大人在洗碗,他也要洗,弄湿衣服也不顾。不管好事坏情,孩子没有分辨力,只会一味地模仿。所以,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自然会模仿去做。

同样,父母亲做不到的时候,也很难要求孩子做到,父母亲爱看书,孩子就会好奇地去翻书,父母亲爱睡懒觉,孩子自然也不愿意早起。

所以,想要求孩子怎么样时,就需要父母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孩子自然去模仿,就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自动自发地愿意去做,只有孩子自愿去做的事情,才能把事情做的更好。

亲子关系的三种主要类型

亲子关系的交互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分别表达了不同父母的态度。

1)严厉型:有规矩没自由。“我要你怎么做,你就得怎么做。”

2)骄纵型:有自由没规矩。“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3)不卑不亢型:有自由有规矩。“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

这3种亲子关系形成的根源是什么?是在当今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下,每个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而形成的。有些父母会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就会对孩子严加管教;还有的对孩子比较宠溺,要什么就给什么,这两种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不卑不亢型,这样既给孩子立了规矩,也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

语言的影响力

不卑不亢地教育孩子,对很多父母来说,可能都不太容易做到,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有哪些问题会出现呢?我们一起来看个例子吧!

我们分析一个场景,比如母子二人去逛超市。当孩子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眼花缭乱时,孩子的好奇心就会被激起,就开始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妈妈就开始烦躁,对着孩子喊 “别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自己记住!”

从超市买完东西,在回家的路上,小男孩走累了,嚷嚷着让妈妈抱,妈妈瞬间暴怒,对儿子吼: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好不容易到家了,孩子开始玩玩具车,发出了刺耳难听的声音,妈妈又忍不住了发火了,再次怒吼:“吵不吵,天天这样子。”

这样的场景相信对每位父母来说,都并不陌生。但是这样去做,对孩子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呢?怎么做才是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父母的做法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当妈妈拒绝孩子的提问时,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心。而且会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我是可以随便发脾气的,孩子很有可能效仿妈妈的做法,不会控制脾气,随意发泄。

在回来的路上,小孩子要抱抱时,妈妈因为拎了很多东西而拒绝了,孩子的要求是对爱的需求,妈妈的拒绝,是爱的拒绝,会与孩子的亲情没有交互力。

孩子玩玩具发出刺耳声音时,母亲的发怒是一种抱怨,会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觉得妈妈是不是不爱我呀,我是不是一个不好的孩子啊等等想法。

如果妈妈习惯对孩子吼叫的话,就会让孩子觉得情绪是不需要控制的,就会效仿父母,让孩子成为一个不懂控制情绪、随意发脾气的人。

如果可以重新来过,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掉这些亲子关系的伤害呢?

去超市前,因为时间紧,妈妈可以立规矩,可以对孩子说,你是男子汉哦,你要帮妈妈,妈妈才有可能空出时间来给你讲东西。

在回来的路上,可以跟孩子说,妈妈现在手里都满了,回家再抱好吗?或者你帮妈妈拎东西,妈妈来抱你。这样,也是让孩子学会体谅父母,学会分担,也是和孩子进行亲情交互的一种方式。3、到家后,可以和孩子沟通,学会表达感受,而不是情绪的宣泄,可以说玩具的声音太刺耳了,让妈妈感觉很不舒服,能不能再低一点声音,让妈妈舒服一点?相信孩子是会愿意的,并且可以培养孩子考虑身边人的感受的习惯。

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父母要学会正确处理不好的情绪,并且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孩子就会去模仿。

如果父母放弃控制情绪,随便发泄的话,这随意出口的语言暴力,会对孩子造成哪些伤害呢?

经过科学研究表明,言语压力会对大脑产生损伤。

我们的大脑里有一个压力反应系统,这个系统是由杏仁核、下丘脑、海马体、脑垂体和肾上腺这几部分组成的。反应系统的存在,就是要保护这几部分不受伤害。

压力反应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什么样子的呢?健康的压力反应是,随着压力的增加,人体的荷尔蒙也会迅速增加,然后会进行恢复。

但是,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这时肾上腺就会持续分泌皮质醇,皮质醇是为了身体长期作战而派来的援军,它会使身体处于紧张的状态。如果人体一直处在极限压力的情况下,皮质醇的浓度也会一直居高不下,身体慢慢就会适应了这种应对压力的方式。

长期较高的皮质醇水平会造成什么结果?会使海马体内的细胞弱化,而且最终会杀死海马体细胞。

海马体有什么作用呢?海马体是创造力和储存记忆的地方。这就是为什么学生会在极限的压力下,大脑一片空白,会出现种种学习上的困难。压力越大他越学不进去,越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这时大脑就会停止思考了。

海马体还扮演着另外一个角色,它有助于终止我们身上的压力反应。而且压力还会瓦解我们的大脑,弱化我们脑电波的连贯性,降低我们的探索欲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状况下,大脑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我们负责记忆、推理、有助于判断及情绪控制的大脑,就会遭受抑制,并且承受永久性的损伤。

大脑是很聪明的一个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你长期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它就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因为长期遭受压力,这些求知、判断、推理的区域,就会逐渐地缩小,而大脑中处理威胁、压力的部分,就会逐渐变大。

这是是为什么情绪激动时,一时冲动下,就会失去判断力,酿成大错。可能当时大脑出现了一片空白。

同样,我们来自亲人的、比如父母的言语的压力,就会对孩子造成情感的伤害和智力的损伤。而在愉快、温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呢,学习成绩就会相对的稳定,情绪也会比较稳定。总之,这三种家庭教育风格中,如果是过高水平的刺激,对孩子完全限制,规定孩子你必须这样做,几点必须睡觉,几点必须吃饭等等。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不能有效的去解决问题,他会感觉精疲力尽,自尊水平也非常低,连孩子出去说话的声音都会很低,没有自信。反应到身体,甚至会有生病的感觉。

如果对孩子太娇纵了,自由空间很大,丝毫没有压力,会让孩子感觉很无趣,不满足,孩子会变得冷漠、暴力,甚至自残的现象。

最正常的压力水平,就是宽松适度,在适当范围的自由之下,孩子可以很理性的解决问题,希望亲子关系都能达到这个阶段。

二、家长情绪的管理

家长的情绪爆发,源头是什么呢?这是有情绪触发器的,跟原生家庭也有关系的。比如下班回到家里,一天已经很累了,又看到孩子弄了一地的玩具,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焦虑也会升级。再去想,为什么每次都是自己来收拾呢?情绪就会继续升级,就会觉得人生很悲催,继续升级下去,情绪就不太好控制了。

所以,需要家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梁婷婷博士给的建议是:可以不断跟踪和记录自己的情绪爆发过程,发生了什么事让自己情绪爆发了?哪些点触发了自己的情绪失控?要学会对自己分析,才可能更了解自己。

要了解自己情绪背后的需求,并且加以改善,慢慢地就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同时,我们要增加理性,作为父母,也要不断地去学习,要疏通自己的情绪需求,也不要压抑自己,否则会抑郁,会感觉情绪空虚,对生活也会不满意。

当你脆弱时,你会寻求谁的帮助呢?是自己、伴侣、还是父母、朋友?当我们有情绪时,也要学会示弱。要学会向伴侣寻求帮助。因为夫妻关系会影响亲子关系。

有些家庭会把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其实最好的排位是夫妻关系,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因为夫妻关系会为孩子建立一个榜样。你是怎么处理伴侣关系的?是争吵、指责,还是交流沟通、理解、包容?包括夫妻的亲密关系,拥抱、互相帮助等等,都会给孩子建立一个榜样,教会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所以,遇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时,要学会示弱,寻求家人特别是伴侣的帮助,这样就会疏缓自己的精神压力,就会轻松很多。

所以,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不要把压力压给孩子,也不要都压给自己,自己也要学会更好的处理情绪,自己在进步,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孩子很可能会学你。

三、建立家庭教育维度

为了保持长期有效和谐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需要建立家庭教育的维度。需要对孩子进行价值观的培养和习惯的培养。

1、价值观的培养

在对孩子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需要父母做出言行的榜样。孩子天生会模仿父母,想培养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父母亲就要做出什么样的表率,身教永远重于言行。

2)教会孩子和自己作比较。我们常常会说别人家的孩子。但是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作比较,会让孩子自卑,甚至自暴自弃。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别人家的孩子,家长也强迫不了。让孩子学会和自己做比较,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不断的鼓励孩子,孩子才能更乐意去改进,去成长和改变。3)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孩子摔倒了,不是去打墙,也不是去打板凳,也是鼓励孩子自己勇敢的站起来,培养孩子不要去抱怨和责备他人的习惯。遇到困难,不要放弃,多鼓励孩子勇敢去尝试,并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慢慢地,孩子就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问题就 不会束手无策,就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

4)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感。不是去要求孩子要怎样怎样,而是和孩子一起去探讨,讲一个故事,这件事情发生了,想一想,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如果那样做会怎么样?多引导性地提问孩子,启发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你想告诉他的价值观,比直接教育要怎么怎么做,效果要好的多。他自己也更乐意去做。

2、习惯的培养

习惯的养成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久性:坚持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习惯。比如刷牙,要长期刷,才能对牙齿有好处,这并非一日之功。

2)家长意见的统一性:家人的声音应该是一致的,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不要有反对的声音。例如,妈妈要让孩子遵守一个规则,其他的家人,应该与妈妈的保持一致,否则,不利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3)家长要做表率性:父母是孩子言行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不要孩子玩iPad,自己回家玩,孩子又怎么会听呢?教育孩子话语的顺服又能有多强呢?如果要求孩子做到,家长自己就要先做到,然后孩子才愿意去遵守。

总之,亲子教育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家长需要学会缓解自己的压力,需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需要以身作则,多体会孩子的处境,多观察孩子,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才可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愿每一个家庭幸福,每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还有任何问题,欢迎评论留言哦,小编会一一给予解答,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