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夏日诗词《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时间:2023-05-19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闺情,表现女子孤独、抑郁的情怀,为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阕写静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
阅读(0)
时间:2023-05-19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闺情,表现女子孤独、抑郁的情怀,为苏轼婉约词的代表作。上阕写静谧的夏日午后,如花似玉的美人沐浴后趁凉入睡,又被风吹竹声惊醒;
阅读(0)
时间:2023-05-19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是宋代文学家、书法家苏轼谪居杭州期间创作的组诗。这五首诗写作者游览杭州西湖,描述作者乘船在湖中巡游时所看到的情景,展示了杭州西湖奇妙的湖光山色。
阅读(0)
时间:2023-05-19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作于作者贬谪黄州时期,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自我写照。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全词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
阅读(0)
时间:2023-05-19
《阮郎归·初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表现初夏时节的闺阁生活。上片写静美,而从听觉入手,以声响状环境之寂,组成一幅幽美宁静的初夏美人图;
阅读(0)
时间:2023-05-19
到了苏轼手中,万物皆可入词,万事皆可入词。词牌的表现空间瞬间扩展,真正成为可以和诗并肩比高的文体。也正是因为以诗入词,所以苏轼的文风偏向粗狂豪放。
阅读(0)
时间:2023-05-19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这首词不但摆脱了儿女艳情的旧套,借以抒写送别的友情,而且用事上紧扣七夕,格调上以飘逸超旷取代缠绵悱恻之风,读来深感词人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
阅读(0)
时间:2023-05-19
苏轼《贺新郎·夏景》这首词意境高远,冠绝古今,人们不信,笔端下的女子会是一个侍妾或歌女。其实,无论写词还是为文,那灵感的源头有可能只是一个七十老妪或是一朵残花,至于诗中女子,那只是作者笔端的一种意象罢了,与她是身份一点关系也没有。
阅读(0)
时间:2023-05-19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月亮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型之一,中国古代诗人对月亮的歌吟单从数量而言也是无与伦比的。然而天地间总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真正能使观者感受到生命与自然相交融的那么一种和谐之美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阅读(0)
时间:2023-05-19
《桃花》诗:“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全篇不见桃花二字,但桃花自然盛开的情景,正是如此真实,它先开花,后长叶,不等绿叶萌出,花朵便争先恐后地盛开了,密密麻麻,缀满树枝,以至于诗眼里,看不到一根桃树的枝条。
阅读(0)
时间:2023-05-19
第二年,苏轼在广东惠州又吃到了荔枝,并且提笔再写下了一首《惠州一绝》,这一次,苏轼不再特别夸耀荔枝,而是着重说了自己吃荔枝的事情。
阅读(0)
时间:2023-05-19
翻译成白话文,大致意思就是:庐山空濛奇妙的烟雨,钱塘江波澜壮阔的潮汐,这是两个举世闻名的名胜景观,很值得亲临其境,仔细观赏一番。如果在有生之年,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
阅读(0)
时间:2023-05-19
整体来看,苏轼的这首《春宵》,立意深沉,诗句华美,含蓄委婉,耐人寻味。特别是“春宵一刻值千金”,成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这句诗在民俗语言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阅读(0)